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或称切尔诺贝利事件,是1986年4月26日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普里比亚特市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发生的核子反应炉破裂事故。该事故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也是首例被国际核事件分级表评为最高第七级事件的特大事故。事故的主因是反应炉进行紧急停机后的后备供电测试时,因操作人员的操作不当,最终使功率急遽增加,破坏反应炉。该事故对苏联影响甚大,前苏联共产党总书记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曾经说:“切尔诺贝尔核事故可能成为5年之后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其重要程度甚至要超过我所开启的改革事业”。
苏联解体以发生在1991年12月25日的苏联总统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辞职为象征,苏联最高苏维埃于次日通过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立国69年的苏联从此正式解体,苏联作为主权国家不复存在,原本15个苏联加盟共和国也恢复了主权国家地位。苏联解体代表着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和超级大国的结束,并且使在雅尔塔会议形成的雅尔塔体系瓦解,很多原来被苏联控制的欧洲主权国家在苏联解体后获得了真正的外交自主权,美国也在苏联解体后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经济改革是指担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自1987年6月起推行的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它与当时的政治改革开放政策共同构成了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国内政策的关键词。“”一词的俄语字面意义即为“重建”,其意图为改变苏联陷入僵局的经济状况。
安德烈·米哈伊洛维奇·亚历山德罗夫,苏联的政治家、外交官,曾先后担任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康斯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的助理秘书。
阿纳托利·伊万诺维奇·卢基扬诺夫是前苏联苏联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俄罗斯联邦政治人物。 在前苏联时期,阿纳托利·卢基扬诺夫历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和末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他是苏联历史上首任也是末任苏联总统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的首席副手,但后来成为戈尔巴乔夫的政治对手。1991年8月至1992年12月期间,阿纳托利·卢基扬诺夫因与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一同参与了八一九政变而被拘捕,他被指控篡夺政权及滥用职权,但之后他也和其他涉案人员一样获得了特赦。被叶利钦称为“政变军师”。在俄罗斯联邦时期阿纳托利·卢基扬诺夫以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党员的身份在1993年至2003年期间获选成为国家杜马议员,同时他也在1994年至2000年期间当选为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团成员。除此之外,阿纳托利·卢基扬诺夫还是一名诗人。
社会民主人士联盟是俄罗斯的一个社会民主主义政党,于2007年10月20日由前苏联总统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创立。
经济改革是指担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自1987年6月起推行的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它与当时的政治改革开放政策共同构成了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国内政策的关键词。“”一词的俄语字面意义即为“重建”,其意图为改变苏联陷入僵局的经济状况。
新思维是苏联末任最高领导人,苏共中央主要负责人列表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时期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领域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思想及新政策。提倡“尊重人权”、“开放政策”和“改革重组”,建设“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并采取军事上的收缩政策,如签署《中程导弹条约》和从阿富汗撤军等。之后苏联进行一系列政治及经济改革,最终促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或称切尔诺贝利事件,是1986年4月26日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普里比亚特市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发生的核子反应炉破裂事故。该事故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也是首例被国际核事件分级表评为最高第七级事件的特大事故。事故的主因是反应炉进行紧急停机后的后备供电测试时,因操作人员的操作不当,最终使功率急遽增加,破坏反应炉。该事故对苏联影响甚大,前苏联共产党总书记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曾经说:“切尔诺贝尔核事故可能成为5年之后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其重要程度甚至要超过我所开启的改革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