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厂 编辑
慈善厨房,又译作施膳处、流动厨房,是一处免费或以极低价格提供食物给饥饿者的场所,通常设置于平均收入较低的邻近地区。
5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公共厨房为14到19世纪间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建造的粥厂名称。这些公共厨房通常是瓦合甫的大型慈善综合建物的一部分,瓦合甫中除了公共厨房,大多还设有医院、清真寺、商队驿站与学校等公共建筑。厨房中会免费发放食物给穷人、旅行者及其他有需要的社会大众。尽管它并非属于鄂图曼人所独创的慈善机构,不过公共厨房确实是在鄂图曼帝国治下逐步发展成高度精致、专业化的公众设施,为古兰经内赛德盖教义核心的具体实践。
天津粥厂大火,发生于1878年1月6日大清天津南市大悲庵胡同,接济丁戊奇荒灾民的粥厂火灾,2,000名妇孺被锁在门内烧死,另有300至400人逃出。锁门的原因是由于天津官府恐怕饥民自由出入粥厂会造成治安混乱,所以看门人在大火时把门锁上。
天津粥厂大火,发生于1878年1月6日大清天津南市大悲庵胡同,接济丁戊奇荒灾民的粥厂火灾,2,000名妇孺被锁在门内烧死,另有300至400人逃出。锁门的原因是由于天津官府恐怕饥民自由出入粥厂会造成治安混乱,所以看门人在大火时把门锁上。
天津粥厂大火,发生于1878年1月6日大清天津南市大悲庵胡同,接济丁戊奇荒灾民的粥厂火灾,2,000名妇孺被锁在门内烧死,另有300至400人逃出。锁门的原因是由于天津官府恐怕饥民自由出入粥厂会造成治安混乱,所以看门人在大火时把门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