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毕苏斯基 编辑
约瑟夫·克莱门斯·毕苏斯基是波兰政治家,曾任波兰第二共和国国家元首、“第一元帅”和独裁者,他还是波兰第二共和国的领袖。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期起,他成为了波兰政治中的主要力量和欧洲政局的重要人物。他被认为是让波兰在123年后于1918年重返独立的功臣。但是,毕苏斯基未能将其家乡立陶宛的大部分地方并入新生的波兰。
2
相关
瓦莱雷·斯瓦韦克,是波兰第二共和国时期政治家、共济会成员、军人。斯瓦韦克在1930年代初曾三度组阁担任波兰总理,作为波兰领导人约瑟夫·毕苏斯基元帅的亲密助手之一,他参与了四月宪法的主要起草工作。
约瑟夫·贝克,是波兰第二共和国政治家、外交官、军官,与约瑟夫·毕苏斯基的紧密政治伙伴。他在1930年代担任波兰外交部长,这也是他最为著名的身份,在任时,他被卷入与纳粹德国的领土争议,最终导致波兰战役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热利戈夫斯基兵变是1920年10月由波兰将军卢茨扬·热利戈夫斯基领导的一次假旗行动,其目的在于夺取维尔纽斯及其周边地区的控制权。这次兵变以热利戈夫斯基成功夺取维尔纽斯并成立中立陶宛共和国告终。此次行动受到波兰元首约瑟夫·毕苏斯基的秘密支持,他在几年后将真相公之于众。中立陶宛共和国于1922年被波兰正式吞并,次年国际社会接受了波兰对该地区拥有主权的事实。尽管如此,立陶宛仍不放弃对该地区主权的宣称。
波兰军事组织是由约瑟夫·毕苏斯基于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所创立的一个军事组织,其名称于同年11月正式确立。
西蒙·瓦西里耶维奇·彼得留拉,乌克兰政治、军事人物、文学和戏剧评论家,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十月革命之后,组织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军队与苏联红军、白军作战,试图维持乌克兰独立自主。1920年4月波苏战争期间,彼得留拉代表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与波兰第二共和国领导人约瑟夫·毕苏斯基签订《华沙条约》,彼得留拉以利沃夫为交换,与波兰结盟共同对抗布尔什维克政权。最终失败,后流亡欧洲。1926年5月25日,在法国巴黎被肖勒姆·施瓦兹巴德以乌克兰反犹太刽子手之名暗杀身亡。
萨纳齐亚,也译作治愈运动,是波兰在战间期的一场政治运动,开始于约瑟夫·毕苏斯基1926年五月政变前,并于政变后夺取政权。萨纳齐亚运动得名于毕苏斯基所希望的使波兰政体实现道德上的“治愈”,运动一直持续至1935年毕苏斯基去世,此后运动逐渐分裂。
萨纳齐亚,也译作治愈运动,是波兰在战间期的一场政治运动,开始于约瑟夫·毕苏斯基1926年五月政变前,并于政变后夺取政权。萨纳齐亚运动得名于毕苏斯基所希望的使波兰政体实现道德上的“治愈”,运动一直持续至1935年毕苏斯基去世,此后运动逐渐分裂。
热利戈夫斯基兵变是1920年10月由波兰将军卢茨扬·热利戈夫斯基领导的一次假旗行动,其目的在于夺取维尔纽斯及其周边地区的控制权。这次兵变以热利戈夫斯基成功夺取维尔纽斯并成立中立陶宛共和国告终。此次行动受到波兰元首约瑟夫·毕苏斯基的秘密支持,他在几年后将真相公之于众。中立陶宛共和国于1922年被波兰正式吞并,次年国际社会接受了波兰对该地区拥有主权的事实。尽管如此,立陶宛仍不放弃对该地区主权的宣称。
波兰国家独立日是波兰的国庆日,定于每年的11月11日,属国定假日。这个节日的订定是为庆祝遭俄罗斯帝国、普鲁士帝国及哈布斯堡王朝分割的波兰,在历经123年之后,于波兰第二共和国重新夺回主权。波兰主权的夺回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之所以会定在11月11日,乃是因为约瑟夫·毕苏斯基在这一天取得波兰的掌控权。此一国定假日制定于1937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只庆祝过两次。战后,波兰人民共和国的共产政权将这个独立纪念日自月历上删除,但波兰人民依旧在私底下庆祝。约瑟夫·斯大林底下的共产党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发表宣言,正式以波兰国家重生日取代这个节日,并改于每年的7月22日庆祝。1989年,波兰脱离苏维埃的共产势力,恢复原本的11月11日独立纪念日。
五月政变是由约瑟夫·毕苏斯基元帅在波兰发动的一场政变,时间为1926年5月12日至14日。这场政变推翻了当时的总统斯坦尼斯瓦夫·沃伊切霍日夫斯基及总理文岑蒂·维托斯。政变后,新政府成立,由利沃夫理工学院的卡齐米日·巴尔特教授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