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DNA 编辑
粒线体DNA指一些位于粒线体内的DNA,与一般位于细胞核内的DNA有不同的演化起源,可能是源自早期细菌。虽然现存生物体中绝大多数作用于粒线体的蛋白质,是由细胞核DNA所制造,但这些基因中有一些可能是源于细菌,并于演化过程中转移到细胞核中,称为核内线粒体片段。
2
相关
线粒体拟核相关蛋白是存在于线粒体拟核中的蛋白质的统称,主要包括转录因子、单链DNA结合蛋白以及众多参与线粒体中代谢途径的多功能蛋白。这些蛋白质均由核基因编码, 在细胞质基质中蛋白质生物合成再转运至线粒体基质内执行功能。除了参与转录,线粒体拟核相关蛋白在线粒体DNA折叠和线粒体拟核结构组织中也发挥重要作用。线粒体拟核的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都依赖于这些蛋白之间以及蛋白与mtDNA间的相互作用。多种线粒体拟核相关蛋白的缺失也会使拟核结构不稳定,并最终导致DNA损伤。
柠檬酸合成酶几乎存在于所有活细胞中并且是催化三羧酸循环第一步的一个限速酶。此酶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线粒体中,但它是由细胞核DNA而非线粒体DNA编码而成;细胞质核糖体合成后,运输到线粒体基质中。
MT-TT是位于线粒体DNA上的一个长66碱基对的非编码基因,编码线粒体苏氨酸转运RNA。
MT-TC是位于线粒体DNA上的一个长82碱基对的非编码DNA,编码线粒体半胱胺酸转运RNAMT-tRNA。MT-tRNA能在线粒体翻译过程中将游离的半胱胺酸运输至转录中的线粒体核糖体上。线粒体半胱胺酸转运RNA与一般的转运RNA相同,呈现有三个臂的三叶草结构。
基瓦属是十足目之下的一个海洋生物属,物种全是居住于深海的深海热泉或冷泉。基瓦属是基瓦科之下的唯一一个属,属于劣柱虾总科。现时只有两个物种,分别是2005年发现的基瓦多毛怪及2006年发现的雪人蟹。未来还可能有第三个物种,是一种于2009年在南极斯科舍板块上的东斯科舍洋脊发现的未命名物种、暂时被称为“霍夫蟹”的生物。这一种“霍夫蟹”得名于美国演员大卫·赫索霍夫,现时根据其线粒体DNA及细胞核的RDNA分析,确认这物种在遗传学上与基瓦多毛怪是不同的物种两者大约在1200万年前分开。2011年,在西南印度洋脊的深海喷泉又发现一种与在东斯科舍洋脊发现的物种非常相似的物种。
台湾画眉,台湾话与其他画眉统称花眉仔,雀形目噪鹛科噪鹛属鸟类,是台湾特有种,曾被认为是画眉的亚种,但现已被视为独立物种,基于线粒体DNA和细胞色素b基因的研究指出,两者早在上新世前期至更新世中期便已分裂为两个不同的物种。
基瓦属是十足目之下的一个海洋生物属,物种全是居住于深海的深海热泉或冷泉。基瓦属是基瓦科之下的唯一一个属,属于劣柱虾总科。现时只有两个物种,分别是2005年发现的基瓦多毛怪及2006年发现的雪人蟹。未来还可能有第三个物种,是一种于2009年在南极斯科舍板块上的东斯科舍洋脊发现的未命名物种、暂时被称为“霍夫蟹”的生物。这一种“霍夫蟹”得名于美国演员大卫·赫索霍夫,现时根据其线粒体DNA及细胞核的RDNA分析,确认这物种在遗传学上与基瓦多毛怪是不同的物种两者大约在1200万年前分开。2011年,在西南印度洋脊的深海喷泉又发现一种与在东斯科舍洋脊发现的物种非常相似的物种。
基瓦属是十足目之下的一个海洋生物属,物种全是居住于深海的深海热泉或冷泉。基瓦属是基瓦科之下的唯一一个属,属于劣柱虾总科。现时只有两个物种,分别是2005年发现的基瓦多毛怪及2006年发现的雪人蟹。未来还可能有第三个物种,是一种于2009年在南极斯科舍板块上的东斯科舍洋脊发现的未命名物种、暂时被称为“霍夫蟹”的生物。这一种“霍夫蟹”得名于美国演员大卫·赫索霍夫,现时根据其线粒体DNA及细胞核的RDNA分析,确认这物种在遗传学上与基瓦多毛怪是不同的物种两者大约在1200万年前分开。2011年,在西南印度洋脊的深海喷泉又发现一种与在东斯科舍洋脊发现的物种非常相似的物种。
拟燕鹱属,又名钩嘴圆尾鹱属,是鹱科之下其中一个海鸟的属。本属物种过往长期保留在圆尾鹱属,尽管无论是在形态学上或透过线粒体DNA cytochrome b核酸序列分析的比对都显示两者有明显的差异。而且相对于圆尾鹱属,本属物种其实更为接近其他中等体型的同科物种。
新西兰鸲鹟是新西兰鸲鹟科的一种,原住在北岛。它们曾一度被认为是南岛及斯图尔特岛鸲鹟的亚种,但它们的线粒体DNA序列显示于更新世就与鸲鹟分开演化,故是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新西兰鸲鹟主要分布在北岛的中部,小部分在岛屿湾、小巴里尔岛及卡皮蒂岛上。在惠灵顿的玛提尤/萨姆斯岛及卡洛里动植物保护区现正重新引入这种鸟类。它们生活在介乎海平面至树线的天然森林中,尤其是罗汉松属及假山毛榉属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