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思鼎 编辑
罗思鼎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共上海市委写作组笔名
5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石一歌前身是“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复课教材编写组”,于1972年按照周恩来大学文科复课的指示在上海成立,隶属于罗思鼎。小组工作地在复旦大学学生宿舍十号楼,组长是上海师范大学的教师陈孝全,副组长是复旦大学的教师吴欢章,主要成员还有原上海京剧院的高义龙、工农兵学员夏志明、邓琴芳,共五人。其他成员还有复旦大学工农兵学员周献明、林琴书,原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王一纲,复旦大学中文系教师江巨荣、上海戏剧学院青年教师余秋雨,以及当时师大二附中的语文教师孙光萱。编写组编出的主要教材是《鲁迅小说选》、《鲁迅杂文选》、《鲁迅散文诗歌选》,署名为“复旦大学、上海师大教材编写组”。1973年2月,这个教材编写组的工农兵学员,还编写过一本给少年儿童读的《鲁迅的故事》,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由于是非教材类,署名“石一歌”。“石一歌”是“十一个”成员的谐音。
评法批儒是1970年代的一场政治运动。表现为“梁效”、“罗思鼎”等写作组在各大报刊发表文章以及各单位组织学习,持续到1976年。
写作组是指中国于1960年代起出现的官方性质的文人组织,盛行于文革期间,专门从事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写作,影响最大的包括梁效、罗思鼎等。直至今日,仍有一些写作组的文章活跃于中国大陆官方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