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域语是一种使用人数很少,主要使用于四川省雅江县与新龙县,在西藏自治区也有分布的羌语支语言。它与扎坝语很像,但两种语言实际上截然不同。
羌族,是古羌人的后裔之一,自称尔玛。“羌”是他称,源于其以牧羊维生,是中国西南的一个少数民族,总人口30万。有口语,文字失落。羌族至今仍保留自己独特的民族传统、生活文化与巫觋宗教,信奉天神“阿爸”,也兼信别神,信奉天神、地神、山神、山神娘娘和树神等多神崇拜,使用马、猴、羊等图腾,也有很多人信仰藏传佛教。其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
扎坝语,也被称为扎巴语,是一种在四川省使用的羌语支语言,在道孚县和雅江县约有8000人使用,使用者主要生活在鲜水河谷。扎坝人被识别为藏族,自称[ndʐa55 pɪ31]人,称呼扎坝语则是[ndʐa35 ʂka55]。邻近的康方言使用者称呼扎坝人为[ndʐa55 pa55]。
西夏文是一种用于书写西夏语的语素文字书写系统。该文字是由西夏统治者李元昊命野利仁荣所创制,其后又汇编字书12卷,定为“国书”。此后上自佛经诏令,下至民间书信,均用西夏文书写。为方便人们学习西夏文,还印行了字典。西夏于1227年亡于蒙古帝国,西夏文也随之逐渐湮灭无闻。如今,这些字典以及一批佛教经卷和手书作品,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多有发现。西夏文的创立虽然字形与汉字相仿,但避免了与汉字的雷同。西夏语属汉藏语系的羌语支,西夏人的语言已失传,跟现代的羌语和嘉绒语关系最密切。
嘉绒语支是藏缅语族的一个小支系,有十多万人使用,和羌语支关系密切。嘉绒语和尔龚语的使用者皆被中国政府认定为藏族的一支,分别称作“嘉绒藏族”和“尔龚藏族”,但两者与藏族不仅语言不同,风俗习惯等差别也很大。嘉绒语支包括以下几种语言:
羌缅语群,或称东部藏缅语群,是藏缅语族一个假设性的分支,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部和缅甸,由缅彝语支和羌语支系组成,包括已灭绝的西夏语。
木雅语,是汉藏语系羌语支的一种语言,分布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的朋布、沙德、宜代、六巴四个乡和九龙县的唐古乡,使用人数超过有一万人。操木雅语的人被识别为藏族。
普米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羌语支,有约15万人使用,分布在中国境内的四川省西南部和云南省西北部。分南北两个方言区:
羌族,是古羌人的后裔之一,自称尔玛。“羌”是他称,源于其以牧羊维生,是中国西南的一个少数民族,总人口30万。有口语,文字失落。羌族至今仍保留自己独特的民族传统、生活文化与巫觋宗教,信奉天神“阿爸”,也兼信别神,信奉天神、地神、山神、山神娘娘和树神等多神崇拜,使用马、猴、羊等图腾,也有很多人信仰藏传佛教。其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
嘉绒语,又作嘉戎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羌语支。通行于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嘉绒语的文艺作品极少,史上第一部以嘉绒语拍摄的电影是2018年上映的《阿拉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