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音阶 编辑
自然音阶一词最早来源于古希腊的自然音列音属。
1
相关
自然音阶的第一个音,为主音。主音即为调性中心,即为最稳定的音。例如在C大调音阶中,C、E、G三个音起着中心的稳定作用,而B、D、F、A四个音,则起着不稳定的作用。不稳定的音围绕着稳定的音在进行。在三个稳定音中,其稳定程度也是不同的,其中最稳定的音,就叫做“主音”。
教会调式,即中古调式,为中世纪罗马教会统治欧洲时期的音乐所使用的调式,后来的人们称做“教会调式体系”。这些调式有一个共同特点:音阶由七个音构成,全部都是自然音阶,没有变化音级,因此也称作“自然调式体系”。教会调式在当时被广泛运用在葛利果圣歌中,在经过大量的音乐创作之后,再由音乐理论家从音乐中整理出规律,方便规范音乐的创作。
音乐术语。把半音音阶中的某些音外加自然音阶为主的曲调上,或用半音音阶来完全取代自然音阶,都是属于半音体系。
前者可见于主音音乐中,例如海顿和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及早期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的音乐,常常用快速半音音阶作为华彩装饰音。舒伯特常用半音造成变化和弦以便于转调。
从19世纪中期起半音体系的用法被大量的应用,有些作品不断转调,已威胁到调性音乐的地位,例如威廉·理查德·瓦格纳在歌剧《崔斯坦与易梭德》中的序曲影响到二十世纪的无调性音乐,后来荀贝格发展十二音技法使半音体系成为完全独立的和声体系。阿希尔-克洛德·德彪西应用半音体系造成极具个人特色的印象主义音乐风格与和弦色泽变化。
八度原则是在共性实践中为自然音阶配置和声的一种方式。它源于数字低音。八度原则也是标记低音声部的基础。 八度原则首先于17世纪为琉特琴的数字低音论著中提出。上行和下行的低音线条一般配置不同的和声;而且,虽称作“原则”,也有不同和弦的配法。大调和小调音阶有多种版本的记载。 下例是John Hiles为大调音阶配置的和声:
自然音阶的第一个音,为主音。主音即为调性中心,即为最稳定的音。例如在C大调音阶中,C、E、G三个音起着中心的稳定作用,而B、D、F、A四个音,则起着不稳定的作用。不稳定的音围绕着稳定的音在进行。在三个稳定音中,其稳定程度也是不同的,其中最稳定的音,就叫做“主音”。
教会调式,即中古调式,为中世纪罗马教会统治欧洲时期的音乐所使用的调式,后来的人们称做“教会调式体系”。这些调式有一个共同特点:音阶由七个音构成,全部都是自然音阶,没有变化音级,因此也称作“自然调式体系”。教会调式在当时被广泛运用在葛利果圣歌中,在经过大量的音乐创作之后,再由音乐理论家从音乐中整理出规律,方便规范音乐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