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转周期 编辑
自转周期在天文学中是指当一个天体绕着自己的转轴,相对于背景的恒星完成一次完整转动的时间。自转周期和行星的恒星日有所不同之处在于,后者还包含行星公转太阳所需要的额外旋转量。
1
相关
火星,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水星的第二小的行星,为太阳系里四颗类地行星之一。西方称火星为玛尔斯,是罗马神话中的战神,所以在英语中,火星是玛尔斯的意思,通常被称为“红色星球”;古汉语中则因为它荧荧如火,位置、亮度时常变动让人无法捉摸而称之为荧惑。火星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第二小的行星,其质量、体积仅比水星略大。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则与地球相当,但绕太阳公转周期是地球的两倍。在地球上,火星肉眼可见,亮度可达-2.91,只比金星、月球和太阳暗,但在大部分时间里比木星暗。火星距离地球最近在5400万公里。
火星,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水星的第二小的行星,为太阳系里四颗类地行星之一。西方称火星为玛尔斯,是罗马神话中的战神,所以在英语中,火星是玛尔斯的意思,通常被称为“红色星球”;古汉语中则因为它荧荧如火,位置、亮度时常变动让人无法捉摸而称之为荧惑。火星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第二小的行星,其质量、体积仅比水星略大。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则与地球相当,但绕太阳公转周期是地球的两倍。在地球上,火星肉眼可见,亮度可达-2.91,只比金星、月球和太阳暗,但在大部分时间里比木星暗。火星距离地球最近在5400万公里。
妊卫一是妊神星其中一颗卫星,比妊卫二更大、更远。妊卫一的质量大约是妊神星的1%。使用哈伯太空望远镜的光度测定以及色散的最小化分析,已经确定妊卫一的自转周期约为9.8小时。这比它的轨道周期快约 120 倍,其原因可能是该系统的形成或可能的潮汐演化提出了新的问题。
土卫四十二,编号S/2004 S 8,是土星的一颗天然卫星。发现时间是在2004年12月12日. 发现者是斯科特·谢泼德、大卫·朱维特等人。土卫四十二直径大约6公里,自转周期约7或9.5小时,运行轨道距离土星大约 23,609 Mm,公转周期1432.16日。轨道倾角与黄道角度为168°以离心率0.186绕土星逆行轨道运行。
土卫三十八,编号S/2004 S 15,是土星的一颗天然卫星。发现时间是在2004年12月12日。发现者是斯科特·谢泼德、大卫·朱维特等人。土卫三十八直径大约6公里,自转周期约8.13小时,运行轨道距离土星大约为19,372 Mm,公转周期1006.659日。轨道倾角与黄道角度为157°以离心率0.152绕土星逆行轨道运行。
2100 拉-和平是位于内太阳系的一颗有着椭圆轨道的阿登型小行星近地天体。它于1978年9月10日被美国天文学家埃莉诺·赫琳在加州帕洛马山天文台发现,她以埃及神祉拉和希伯来语Shalom命名这颗小行星,以纪念1978年签订的大卫营协议。这颗C-型小行星的自转周期为19.8小时,测得的直径约为2.7。
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官方命名为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是一颗轨道周期为6.45年,自转周期为12.4小时的彗星。它于2015年8月13日到达近日点。与所有彗星一样,它的名字取自发现者。此彗星为在1969年由苏联天文学家克利姆·伊万诺维奇·丘留莫夫与斯维特拉娜·伊万诺夫娜·格拉西缅科发现。
2100 拉-和平是位于内太阳系的一颗有着椭圆轨道的阿登型小行星近地天体。它于1978年9月10日被美国天文学家埃莉诺·赫琳在加州帕洛马山天文台发现,她以埃及神祉拉和希伯来语Shalom命名这颗小行星,以纪念1978年签订的大卫营协议。这颗C-型小行星的自转周期为19.8小时,测得的直径约为2.7。
土卫四十三,编号S/2004 S 14,是土星的一颗天然卫星。发现时间是在2004年12月12日。发现者是斯科特·谢泼德、大卫·朱维特等人。S/2004 S 14直径大约6千米,运行轨道距离土星大约为20,303 Mm,轨道周期1080.099日。轨道倾角与黄道角度为163°以离心率0.291绕土星逆行轨道运行。2013年3月,卡西尼号测量土卫四十三的自转周期约为5.45 ± 0.04小时。这是所有土星已知卫星中最快的自转。
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官方命名为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是一颗轨道周期为6.45年,自转周期为12.4小时的彗星。它于2015年8月13日到达近日点。与所有彗星一样,它的名字取自发现者。此彗星为在1969年由苏联天文学家克利姆·伊万诺维奇·丘留莫夫与斯维特拉娜·伊万诺夫娜·格拉西缅科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