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 编辑
荀彧
6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荀恺,字茂伯,颍川颍阴人。曹魏及西晋人物。荀霬和南阳公主之子,为荀彧曾孙,曹操曾外孙,司马懿外孙。263年魏灭蜀之战中,荀恺以护军的身份参加镇西将军钟会的主力进入汉中,统兵一万,围攻蜀汉护军蒋斌守卫的汉城。咸熙年间,实行开五等建,荀恺改封为南顿子。晋武帝时任侍中、镇军大将军。后官位转任尚书左仆射。
兴复汉室是诸葛亮提出的复兴汉朝的政治主张。诸葛亮在刘备拜访自己时提出的隆中对中指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在诸葛亮北伐期间的出师表中指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答李严书》中指出“灭曹魏斩曹睿,刘禅还故居”,后出师表中指出“刘备虑汉朝曹魏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顾王业不得偏安于成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此外蜀汉其他一些人士也持相似的政治主张。在刘备执意发动夷陵之战时,赵云提出反对意见并指出“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操身虽毙,子曹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黄河、渭河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刘禅在《为后主伐魏诏》中指出“董督元戎,龚行天罚,除患宁乱,克复旧都”。在曹操阵营,也有谋臣希望曹操匡扶汉室而不是自立为王。譬如荀彧反对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并指出“本讨伐董卓之战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在诸葛亮去世后,蒋琬、姜维等人继续秉持兴复汉室理念,在蜀汉灭亡前夕,姜维北伐都没有停歇。
庞统,表字士元,东汉末年襄阳郡襄阳县人。地方上称其“凤雏”,与“卧龙”诸葛亮师出同门与齐名。庞统亦是诸葛亮二姐夫庞山民的堂兄弟,当时俗语有云:“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被南郡太守周瑜任为功曹,周瑜死后扶送灵柩回江东吊丧,后成为刘备重臣谋士,协助刘备征伐天府之国的四川之地巴蜀,在攻打首府成都附近重要据点支城雒城时被流矢射中身亡,享年36岁。陈寿誉其可比拟为魏国的荀彧和荀攸。历任耒阳县令、治中从事,官至军师中郎将;死后由后主刘禅追封为关内侯,追谥为靖侯。
潘勖,字元茂,河南尹中牟人,初名芝,后来为了避讳,改名为勖。官至尚书左丞。《册曹操九锡文》、《尚书令荀彧碑》等出自其手笔。
荀攸,表字公达,豫州颍川颍阴县人,三国时曹魏著名的军事家。荀彧的堂侄,荀攸祖父荀昙,官至广陵郡太守。荀攸被曹操征为汝南郡太守,入为尚书,以功封陵树亭侯。建安十二年,转为中军师。曹魏初建,又被封为尚书令;244年,追谥曰敬。
荀粲,字奉倩,荀彧幼子。他是当时典型的名士,被后世追捧为早期的玄学家。
严象,字文则,京兆郡人,年少时聪明博学,有胆智,东汉末年扬州刺史。在建安初期被路粹举为尚书郎,之后也受荀彧举荐。
庞统,表字士元,东汉末年襄阳郡襄阳县人。地方上称其“凤雏”,与“卧龙”诸葛亮师出同门与齐名。庞统亦是诸葛亮二姐夫庞山民的堂兄弟,当时俗语有云:“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被南郡太守周瑜任为功曹,周瑜死后扶送灵柩回江东吊丧,后成为刘备重臣谋士,协助刘备征伐天府之国的四川之地巴蜀,在攻打首府成都附近重要据点支城雒城时被流矢射中身亡,享年36岁。陈寿誉其可比拟为魏国的荀彧和荀攸。历任耒阳县令、治中从事,官至军师中郎将;死后由后主刘禅追封为关内侯,追谥为靖侯。
陈泰,字玄伯,颍川许昌人,曹魏名臣陈群之子,母为荀彧之女,荀𫖮为其舅。三国时曹魏重要将领。父亲死后,曾离开朝廷镇守边疆,多次与郭淮邓艾等人一起阻止姜维的进攻而立下不少功勋,死后追封为司空,谥曰穆侯。
荀灌,西晋人物,晋朝平南将军荀崧的女儿,荀彧的五世孙女,颍川郡临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