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军 (清朝) 编辑
藏军是清朝时存在于西藏地方地区的陆军,受清朝与西藏政府领导。
1
相关
隆吐山战役是1888年英属印度陆军与藏军之间因为锡金、西藏边界纠纷而发生的战争,英国方面称为“锡金远征”,藏人称为“土鼠年战争”,中国大陆称为“第一次英国侵藏战争”。结果英军击溃了驻守争议领土隆吐山的藏军,并占领入藏的交通要道春丕河谷等地,清廷派驻藏大臣升泰赴英属印度与英国签订了《中英藏印条约》和《中英藏印续约》,划定藏锡边界,承认锡金为英国的保护国。
森巴战争,又称中国-锡克战争,是道光年间克什米尔的多格拉人部落入侵西藏的战争。战争始于森巴吞并西藏属国拉达克王国,继而入侵阿里地区。藏军收复阿里后,在拉达克境内被森巴军击败,于是双方议和。森巴同意拉达克恢复向西藏朝贡,但此后西藏并未恢复对拉达克的控制。此战之后,拉达克逐渐沦为英国属地,成为英属印度土邦的一部分。
英国侵藏战争发生于1903年12月—1904年9月,清代光绪年间英属印度陆军由锡金入侵西藏的战争。英国的直接目的是建立英属印度与西藏之间的贸易与政治联系,战略目的是防止俄罗斯帝国势力进入西藏,威胁英属印度。光绪十四年,由于英占锡金与西藏的边界纠纷,爆发隆吐山战役,英军击溃驻守争议领土隆吐山的藏军,占领入藏的交通要道春丕河谷等地。战后,清廷派驻藏大臣赴印度与英国签订了《中英藏印条约》和《中英藏印续约》,承认锡金为英国的保护国。
英国侵藏战争发生于1903年12月—1904年9月,清代光绪年间英属印度陆军由锡金入侵西藏的战争。英国的直接目的是建立英属印度与西藏之间的贸易与政治联系,战略目的是防止俄罗斯帝国势力进入西藏,威胁英属印度。光绪十四年,由于英占锡金与西藏的边界纠纷,爆发隆吐山战役,英军击溃驻守争议领土隆吐山的藏军,占领入藏的交通要道春丕河谷等地。战后,清廷派驻藏大臣赴印度与英国签订了《中英藏印条约》和《中英藏印续约》,承认锡金为英国的保护国。
英国侵藏战争发生于1903年12月—1904年9月,清代光绪年间英属印度陆军由锡金入侵西藏的战争。英国的直接目的是建立英属印度与西藏之间的贸易与政治联系,战略目的是防止俄罗斯帝国势力进入西藏,威胁英属印度。光绪十四年,由于英占锡金与西藏的边界纠纷,爆发隆吐山战役,英军击溃驻守争议领土隆吐山的藏军,占领入藏的交通要道春丕河谷等地。战后,清廷派驻藏大臣赴印度与英国签订了《中英藏印条约》和《中英藏印续约》,承认锡金为英国的保护国。
扎什城,也记作札什城,清代雍正年间在西藏拉萨北郊兴建的一个城镇,已不复存在。扎什城最初为藏军的屯驻地,后来又陆续在城内外修建了驻藏大臣衙门、关帝庙、万寿寺、武备学堂、造币厂等设施和机构,一度成为驻藏官员、军队和商民的聚集之所。
隆吐山战役是1888年英属印度陆军与藏军之间因为锡金、西藏边界纠纷而发生的战争,英国方面称为“锡金远征”,藏人称为“土鼠年战争”,中国大陆称为“第一次英国侵藏战争”。结果英军击溃了驻守争议领土隆吐山的藏军,并占领入藏的交通要道春丕河谷等地,清廷派驻藏大臣升泰赴英属印度与英国签订了《中英藏印条约》和《中英藏印续约》,划定藏锡边界,承认锡金为英国的保护国。
第一次驱汉事件,指宣统辛亥年因为中国内地因辛亥革命所引发,虽名为驱汉,但主要是驻西藏拉萨地区的清朝军队哗变和混乱下对藏族僧俗的劫掠,随后流亡英属印度的十三世达赖在英国支持下回来稳定局面,领导西藏僧俗驱逐藏军,并返回拉萨恢复执掌西藏政教大权,之后西藏与北洋政府和地方军阀发生一系列冲突,直到北洋政府的官员入藏交涉才逐渐平息。
英国侵藏战争发生于1903年12月—1904年9月,清代光绪年间英属印度陆军由锡金入侵西藏的战争。英国的直接目的是建立英属印度与西藏之间的贸易与政治联系,战略目的是防止俄罗斯帝国势力进入西藏,威胁英属印度。光绪十四年,由于英占锡金与西藏的边界纠纷,爆发隆吐山战役,英军击溃驻守争议领土隆吐山的藏军,占领入藏的交通要道春丕河谷等地。战后,清廷派驻藏大臣赴印度与英国签订了《中英藏印条约》和《中英藏印续约》,承认锡金为英国的保护国。
英国侵藏战争发生于1903年12月—1904年9月,清代光绪年间英属印度陆军由锡金入侵西藏的战争。英国的直接目的是建立英属印度与西藏之间的贸易与政治联系,战略目的是防止俄罗斯帝国势力进入西藏,威胁英属印度。光绪十四年,由于英占锡金与西藏的边界纠纷,爆发隆吐山战役,英军击溃驻守争议领土隆吐山的藏军,占领入藏的交通要道春丕河谷等地。战后,清廷派驻藏大臣赴印度与英国签订了《中英藏印条约》和《中英藏印续约》,承认锡金为英国的保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