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阿根廷龙科 编辑
西北阿根廷龙科是一群兽脚亚目恐龙,生存于侏罗纪晚期到白垩纪马斯特里赫特阶。它们的体型多为小型,例如小力加布龙,身体外形接近其近亲阿贝力龙科。西北阿根廷龙科的定义为:在兽脚亚目之中,所有亲近于西北阿根廷龙,而离食肉牛龙较远的所有物种。
1
相关
虚骨龙科是群小型、肉食性恐龙,生存于晚侏罗纪。该分类在过去是个复系群分类。许多年来,任何没有分类的小型侏罗纪与白垩纪兽脚亚目恐龙,都被分类于虚骨龙科,使得虚骨龙科有许多彼此没有关系的属。过去曾被错误分类于虚骨龙科的恐龙包括:伤齿龙科的细爪龙、西北阿根廷龙科的福左轻鳄龙、偷蛋龙科的小猎龙。原始的虚骨龙类恐龙,例如:嗜鸟龙、原角鼻龙、以及棒爪龙,过去曾被分类于虚骨龙科,但没有证据显示它们与虚骨龙、以及其他虚骨龙类的科,共同形成一个演化支。
西向龙是种西北阿根廷龙科的兽脚类恐龙,化石发现于巴西巴拉那盆地晚白垩世的巴拉那河组。在远古时代当时,这种动物栖息于博图卡图沙漠环境,并具有非常特殊的脚趾形态。模式种兼唯一种巴拉那西向龙于2019年发表、命名。
伯莎龙是种西北阿根廷龙科的兽脚类恐龙,化石发现于巴西巴拉那盆地晚白垩世的果约尔雷层,模式种兼唯一种利氏伯莎龙于2021年11月发表。
巴哈利亚龙科是兽脚亚目下的一个科,属于鸟吻类,可能包括少数非洲和南美洲的恐龙物种,例如南盗龙、巴哈利亚龙、三角洲奔龙和瓜里丘龙。这些兽脚类动物的分类有争议。一些研究将上述动物归类于与西北阿根廷龙科有关的角鼻龙类基群,并将西北阿根廷龙科中的西北阿根廷龙科划入该分类群;另一些研究将上述动物归类于大盗龙类、新猎龙科基群或虚骨龙类基群。2020年出版的一份卡玛卡玛群脊椎动物多样性专论提出,巴哈利亚龙科有可能并不是一个单系群,且模式属巴哈利亚龙是一个疑名。这篇论文将三角洲奔龙归类于阿贝力龙科。
乌因库尔龙属,又译作温库尔龙,是一属西北阿根廷龙科恐龙,属于轻巧龙亚科,化石发现于阿根廷内乌肯省的乌因库尔组,模式种和唯一的物种是蒙氏乌因库尔龙。它成年后可能长约3,但这只是推测,因为目前还没发现成体恐龙的标本。
速龙属是种角鼻龙下目恐龙,生存于白垩纪的阿根廷。速龙身长可能约4英尺。目前仅发现后腿骨头,从后腿与脚掌显示它们适合奔跑,因此取名为速龙。奥尼拉斯·诺瓦斯与塞巴斯蒂安·阿派斯特圭在2003年的研究显示速龙是恶龙的近亲,而恶龙是种奇特的角鼻龙类恐龙。这两个属可能形成一个速龙亚科,属于西北阿根廷龙科
维达格里龙属是兽脚亚目西北阿根廷龙科的一属,模式种是沙拉基维达格里龙。它生活在大约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马斯特里赫特阶,即今天的印度次大陆。化石发现于巴基斯坦的维达格里组,正模标本MSM-303-2是一只右脚,看起来有三指关节和强壮的指骨。该属可能属于西北阿根廷龙科,因为它的脚与速龙很相似,尽管在其简要叙述中不一致,并且与文章中的其他兽脚类缺乏比较,使得正式分类很困难。
维达格里龙属是兽脚亚目西北阿根廷龙科的一属,模式种是沙拉基维达格里龙。它生活在大约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马斯特里赫特阶,即今天的印度次大陆。化石发现于巴基斯坦的维达格里组,正模标本MSM-303-2是一只右脚,看起来有三指关节和强壮的指骨。该属可能属于西北阿根廷龙科,因为它的脚与速龙很相似,尽管在其简要叙述中不一致,并且与文章中的其他兽脚类缺乏比较,使得正式分类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