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东渐 编辑
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作为史学术语,通常是指在明朝清朝初以及清末中华民国两个时期之中,欧洲跟部分前英国殖民地等西方思想的传入。
7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宁乡历史发源于以洞庭湖为中心的荆楚文化,从商朝的四羊方尊至今,大约4000年的历史。古代宁乡发展有明显的地域性,西部山区受到湘中、湘西少数民族的影响,大部分地区刀耕火种。东晋南北朝时期,中原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牛耕、铁农具的使用,促进了宁乡文明的进程。近代,随着西学东渐和新文化运动,朱剑凡、何叔衡、姜梦周、王凌波、谢觉哉等教育家的影响,宁乡扫除了封建积习,保守、野蛮、愚昧的裹脚、贞操枷锁、守节均被清除,产业、技术、法律、政治、经济、生活方式、饮食、宗教、哲学及价值观都尾随现代工业文明的进程。
华制新汉语指的是西学东渐之后,由中国人或中国人与外国人合作翻译西方书籍时,所创制的新名词,和今天所说的“和制汉语”相对。主要见于《几何原本》、《万国公法》、《海国图志》、《英华字典》、《佐治刍言》以及其他西学书籍的汉译本中,比较著名的如严复译,今天大多已经废止不用,但是《海国图志》和《万国公法》的名词则大多数流传下来,还被翻译到日本,成为了日后和制汉语创作的重要基础。
邓正来,男,上海市人,中国翻译家、法学家、政治学家,被誉为“中国第一个学术个体户”,是西学东渐重要人物,和梁治平、贺卫方、朱苏力一同被誉为“中国法学四剑客”,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外交学院,在复旦大学执教并担任多项公职。
基督宗教在中国发展的最早记录可追溯至唐代的景教,并在明朝中叶以后随着西方文化的西学东渐而开始有系统而广泛的传播。但因当时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较大差异,以及基督教的一神论信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抵触,相对于中国原生的儒教与道教、以及自印度传入的佛教,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缓慢许多;至清末以降,以天主教和新教为主的基督宗教各基督教派系才开始在中国大规模的发展。但1949年中共建政后,包括基督宗教在内的所有宗教均遭到中国政府大幅的限制;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调整了宗教政策,基督宗教才与其他宗教同样重新开始正常的崇拜与传播活动,自此基督徒数目增长显著,特别是在一些城市地区,基督宗教信徒的数量甚至超过了佛教。中国的基督宗教人口难以确切统计,部分研究评估可能有8000万至超过1亿人,但真实性无法验证;在2018年来自中国官方的数据则指称,中国基督徒整体的人数达4400多万人,其中包含3800多万新教徒与约600万天主教徒。
西学中源说,是一种学说,指西方的文明或科学文化源于中国古代,兴起于明清之际西学东渐时,至清朝,西学大规模进入中国,此说再次盛行。
李奭学,台湾学者、作家,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研究员、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翻译研究所副教授。东吴大学英文系毕业,辅仁大学英文系硕士,美国芝加哥大学比较文学系博士。研究领域为中外比较文学、宗教与文学的跨文学研究、现代文学、中国翻译史,尤重明清之际西学东渐及宗教与文学跨学科研究。亦长期于报章杂志撰写书评,力求深入浅出,能与阅读者有所意识与交流,而不自限学界视野。
西学中源说,是一种学说,指西方的文明或科学文化源于中国古代,兴起于明清之际西学东渐时,至清朝,西学大规模进入中国,此说再次盛行。
基督宗教在中国发展的最早记录可追溯至唐代的景教,并在明朝中叶以后随着西方文化的西学东渐而开始有系统而广泛的传播。但因当时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较大差异,以及基督教的一神论信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抵触,相对于中国原生的儒教与道教、以及自印度传入的佛教,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缓慢许多;至清末以降,以天主教和新教为主的基督宗教各基督教派系才开始在中国大规模的发展。但1949年中共建政后,包括基督宗教在内的所有宗教均遭到中国政府大幅的限制;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调整了宗教政策,基督宗教才与其他宗教同样重新开始正常的崇拜与传播活动,自此基督徒数目增长显著,特别是在一些城市地区,基督宗教信徒的数量甚至超过了佛教。中国的基督宗教人口难以确切统计,部分研究评估可能有8000万至超过1亿人,但真实性无法验证;在2018年来自中国官方的数据则指称,中国基督徒整体的人数达4400多万人,其中包含3800多万新教徒与约600万天主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