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 编辑
词牌,原称调名。在唐宋时期,原本没有“词牌”这一概念,直到明代,由于曲的兴起,产生了“曲牌”一名,由于词与曲在形式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明人就将其引入到了词中,发明了“词牌”这个概念。而调名是填用的曲调名。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词与调之间,或按词制调,或依调填词,曲调即称为词调,其通常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宋朝后,词经过不断的发展产生变化,主要是根据曲调来填词,调名与词的内容一开始都有一定的相关性,渐渐地两者有了脱离,便基本上不相关了。当词完全脱离曲之后,调名便仅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
7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鹊桥仙词牌名。亦称《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最初是咏牛郎织女在七夕藉鹊桥相会故事的,因欧阳修的“鹊迎桥路接天津”得名。
渔歌子》,词牌名。单调,27字,三平韵。
雨霖铃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又名《雨霖铃慢》。据王灼《碧鸡漫志》卷五引《明皇杂录》及《太真外传》:“帝幸蜀,初入斜谷,霖雨弥旬,栈道中闻铃声。帝方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淋铃曲》以寄恨。时梨园弟子惟张野狐一人,善筚篥,因吹之,遂传于世。”
天仙子词牌名。又名〈万斯年〉。原为咏天仙的。因皇甫松词有“懊恼天仙应有以”句,取以为名。唐时为仄韵单调,宋人改用双调。
浣溪沙词牌名。双调四十二字,上阙三句三平韵,下阕三句两平韵,一韵到底。下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临江仙词牌名。最初是咏水仙的,调见《花间集》,以后作一般词牌用。上下片各五句。
踏莎行词牌名。亦称《踏雪行》。又名《柳长春》《喜朝天》等。双调五十八字,前后阕各三仄韵,前后阕开始两句例用对仗。又有《转调踏莎行》,双调六十四字或六十六字,平韵。
满江红为一词牌名,此调为双调93字,前阕4仄韵,后阙5仄韵,前阕5、6句、后阕7、8句要对仗。后阕3字4字也可对仗。
离亭宴,一作离亭燕,词牌名。调为北宋张先所创,因词中有“随处是离亭别宴”句而得名。
扬州慢词牌名,为南宋词人姜夔自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