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国论由三国蜀汉中散大夫谯周于257年所作,是一篇反对姜维穷兵黩武、发动连年姜维北伐的文章。这篇文章也被视为益州本土人士对蜀汉外来统治集团的反抗。
少典,上古有熊部落首领,黄帝和炎帝的父亲。《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史记集解》谯周:“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国语·晋语四》:“昔少典娶于有𫊸氏,生黄帝、炎帝”。
陈寿,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人,蜀汉至西晋时期的历史学者。年轻时好学,曾师事于同郡的谯周,在蜀汉曾任观阁令史,屡被谴黜。蜀汉亡国后则仕于西晋,当时晋国司空张华爱其才,便举为孝廉,除佐著作郎,补阳平令。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当时夏侯湛也著有《魏书》,见陈寿所作的《三国志》的魏书部分,便销毁自己的著作。
卫康伯,《史记索隐》所引的谯周《古史考》作卫牟伯,姬姓,《史记索隐》所引《世本》记载其名髦。卫康伯为周文王之孙,因此又称王孙牟。郭沫若、陈梦家、唐兰、马承源和杨宽都认为西周青铜器铭文中出现的“伯懋父”就是卫康伯髦,杨宽认为是“懋”与“牟”音同而通用。孙诒让《逸周书斠补》认为《逸周书·作雒解》的中旄父就是王孙牟父,即康伯髦。刘起釪认为康伯髦在金文中又称毛父或文王孙。他是卫康叔封之子,卫考伯之父。
谯登,表字慎明,巴西郡西充国人。西晋时期官员,官至扬烈将军、梓潼郡内史,在与成汉对抗的战事中因得不到支援而战败并被俘杀。祖父是蜀汉光禄大夫谯周。
谯秀,字元彦,巴西郡人。蜀汉官员谯周之孙,谯登的堂兄弟。五胡十六国时代隐士。西晋末年因对天下局势悲观而隐居,至成汉建立后,多次拒绝李雄的叔父李骧父子的邀请,固执不肯出仕。谯秀日常只戴一顶皮弁,穿着破烂的衣服种田。桓温灭蜀后,向晋朝廷推荐谯秀,晋廷考虑到其年老,蜀地又远,便没有征召他,但仍然派遣专人照顾慰问了谯秀。范贲、萧敬作乱,当地人都投靠至谯秀处避难。他八十多岁时还是自己挑担子,别人想要帮他,他回答说:“你们各自都有各自的老弱,应该先营救保护他们。我的气力还是足以自力的,怎么能因为我年老垂朽连累诸君呢?”谯秀最终以九十多岁的高龄善终。
蜀王本纪又称蜀本纪、蜀纪、蜀记,是据称扬雄编撰的一本蜀地编年史著作,不过《汉书·艺文志》没有提及,《隋书·经籍志》有提及。徐中舒认为该书作者并未是扬雄而是后人伪作,并提出谯周可能是实际作者。也有人认为作者是祝元灵。
蜀王本纪又称蜀本纪、蜀纪、蜀记,是据称扬雄编撰的一本蜀地编年史著作,不过《汉书·艺文志》没有提及,《隋书·经籍志》有提及。徐中舒认为该书作者并未是扬雄而是后人伪作,并提出谯周可能是实际作者。也有人认为作者是祝元灵。
卫康伯,《史记索隐》所引的谯周《古史考》作卫牟伯,姬姓,《史记索隐》所引《世本》记载其名髦。卫康伯为周文王之孙,因此又称王孙牟。郭沫若、陈梦家、唐兰、马承源和杨宽都认为西周青铜器铭文中出现的“伯懋父”就是卫康伯髦,杨宽认为是“懋”与“牟”音同而通用。孙诒让《逸周书斠补》认为《逸周书·作雒解》的中旄父就是王孙牟父,即康伯髦。刘起釪认为康伯髦在金文中又称毛父或文王孙。他是卫康叔封之子,卫考伯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