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信,满洲爱新觉罗氏。清太宗皇太极曾孙、肃武亲王豪格之孙、温良郡王猛瓘第三子。
图赖,是清朝初年满洲名将,瓜尔佳氏,费英东第七子,满清开国功臣,图赖曾欲立肃亲王豪格为皇帝,故死后一度被削爵,顺治帝亲政后,为他加谥号昭勋,立碑纪绩。雍正帝追封图赖一等雄勇公。
宫文彩,明朝末年山东嘉祥人。与满家洞石工关系很好,因不堪赋税,崇祯十二年,率二万石工起事于满家洞。崇祯十五年,开始多次围攻嘉祥县城。之后,接受了大顺李自成的封号,自称擎天王。年号也是永昌。清军入关后,竭力抗清,成为鲁西南一支重要的反清势力。顺治二年,肃亲王豪格至济宁,围攻满家洞,诱杀了宫文彩。
和硕肃亲王,清朝世袭亲王。崇德元年,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封为肃亲王。其子富绶改为显亲王,后来得到世袭罔替的许可,是清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镶白旗旗主。乾隆时改回肃亲王,一共传了十代八位肃亲王、四位显亲王。
盛昆爱新觉罗氏,肃亲王豪格后代,不入八分辅国公敬敦之孙,辅国将军恒训之子。
乌拉那拉氏,一作乌喇氏,是满洲著姓那拉氏的主要分支之一,其始祖为扈伦国主纳齐布禄,据其家族内部传说本为金室后裔。早年独处于辉发、乌喇边界的启尔撤河源头,因素有墨尔根之号,时而有来访者。后来,蒙古大汗听闻其贤名,令兵百人前去探访,欲许配其女、并给以仆人牲畜,希望能使纳齐布禄归附。纳齐布禄哄骗蒙古兵,称需要与父母同往,于是便登上髙峰不下。蒙古兵上山寻找,纳齐布禄箭无虗发,蒙古兵无法前进便问其姓氏,纳齐布禄随口答道“那拉氏”,于是便以此为姓。纳齐布禄嫡裔发展为乌拉那拉氏,成为了乌拉国主;纳齐布禄之孙嘉穆喀硕朱古第四子绥屯一脉发展为哈达那拉氏,成为了哈达国主;另一支移居伊罕山,发展为伊拉里氏。乌拉传至布占泰为贝勒时曾一度称汗,然而,布占泰在与努尔哈赤较量中屡战屡败,本人败逃叶赫,家族、部众被努尔哈赤兼并,编入八旗。清朝时期,乌拉那拉氏出现多位举足轻重的后妃,其中清太祖大妃为乌拉贝勒满泰之女,生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王;清太宗继妃为满泰之叔博克多之女,生肃亲王豪格、洛格;孝敬宪皇后为满泰族叔博瑚察之裔,生弘晖,其父费扬古封一等公。此外,满泰族孙尼堪因战功封二等子。中华民国以后,乌拉那拉氏多以赵姓为汉姓,还有用相姓、那姓、桐、冮姓等。
自太宗文皇帝皇太极于1636年5月15日改后金国号为大清起,至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代表宣统皇帝溥仪颁布宣统帝退位诏书止,国祚276年,国姓为爱新觉罗氏。清朝共经历11位皇帝,另有4位建州女真领袖及1位后金国大汗被追赠为大清皇帝;多尔衮则于死后被世祖章皇帝福临追尊为成宗义皇帝,但两个月后即以其独断专行及迫害肃亲王豪格等罪而被剥夺。
乌拉那拉氏,一作乌喇氏,是满洲著姓那拉氏的主要分支之一,其始祖为扈伦国主纳齐布禄,据其家族内部传说本为金室后裔。早年独处于辉发、乌喇边界的启尔撤河源头,因素有墨尔根之号,时而有来访者。后来,蒙古大汗听闻其贤名,令兵百人前去探访,欲许配其女、并给以仆人牲畜,希望能使纳齐布禄归附。纳齐布禄哄骗蒙古兵,称需要与父母同往,于是便登上髙峰不下。蒙古兵上山寻找,纳齐布禄箭无虗发,蒙古兵无法前进便问其姓氏,纳齐布禄随口答道“那拉氏”,于是便以此为姓。纳齐布禄嫡裔发展为乌拉那拉氏,成为了乌拉国主;纳齐布禄之孙嘉穆喀硕朱古第四子绥屯一脉发展为哈达那拉氏,成为了哈达国主;另一支移居伊罕山,发展为伊拉里氏。乌拉传至布占泰为贝勒时曾一度称汗,然而,布占泰在与努尔哈赤较量中屡战屡败,本人败逃叶赫,家族、部众被努尔哈赤兼并,编入八旗。清朝时期,乌拉那拉氏出现多位举足轻重的后妃,其中清太祖大妃为乌拉贝勒满泰之女,生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王;清太宗继妃为满泰之叔博克多之女,生肃亲王豪格、洛格;孝敬宪皇后为满泰族叔博瑚察之裔,生弘晖,其父费扬古封一等公。此外,满泰族孙尼堪因战功封二等子。中华民国以后,乌拉那拉氏多以赵姓为汉姓,还有用相姓、那姓、桐、冮姓等。
猛瓘,又名猛峨,满洲爱新觉罗氏。清太宗皇太极孙、肃武亲王豪格第五子。
和硕肃亲王,清朝世袭亲王。崇德元年,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封为肃亲王。其子富绶改为显亲王,后来得到世袭罔替的许可,是清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镶白旗旗主。乾隆时改回肃亲王,一共传了十代八位肃亲王、四位显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