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币 编辑
贝币,一种曾在很多地区广泛使用的交换媒介,古代最原始的货币之一。贝币通常是完整贝壳或者人为加工的特定形状。由于贝壳本身是一种装饰品,其最初是作为交换的商品出现的,其作为商品和货币的区别一直是个争论的话题。
3
相关
铜贝,或称铜仿贝、青铜铸贝、铜铸贝币等,中国早期货币种类,属于仿制贝币形式制作的仿贝货币,是中国最早的金属铸币,也是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金属铸币。铜贝最早出现于商代,河南、山西等地都曾有商代铜贝出土。商代商品经济仍不发达,货币还以海贝为主;西周中期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冶炼技术的进步,铜贝才逐渐流行开来。铜贝是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过渡的载体。
山东货币史是指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一带流通使用货币的历史。早在5000多年前,山东就已经出现原始形态的实物货币。商代后期开始铸行铜贝,春秋时期中期流通黄金。齐国自春秋中叶开始就以齐国刀币作为法定标准货币,战国晚期改为以“賹化”圜钱为标准货币。鲁国在西周时期少量使用贝币,春秋早期石贝、骨贝等仿制贝币出现,春秋中叶,随各国铜铸币流行,鲁国开始铸行铜贝和包金铜贝。除齐鲁货币之外,先秦时期在今山东地区,燕国的刀币和“一化”圜钱,楚国的“旆钱当𬬱”布币、蚁鼻钱和爰金,也有流通。秦朝建立后统一币制,“半两”钱和黄金通行全国。汉代直到隋代,山东通行“五铢”钱和黄金,银有少量流通。唐朝初年,唐高祖李渊铸造开元通宝,此后“通宝”铜钱普及使用。唐代中叶以后,白银流通渐渐变广。宋代开始发行纸币,与铜钱同时流通,白银的货币作用逐渐增强。北宋被金朝灭亡后,黄金不再被视为货币。元代推行纸币使用,白银的流通多于用铜钱。明代以纸钞为主,以铜钱为辅。清代以铜钱为主,银钱并用。
小臣艅犀尊,或称小臣艅尊,中国商代晚期青铜器,清代道光年间出土于山东省寿张县梁山,“梁山七器”之一。该器整体作双角犀属形,内底有27字铭文,记录的是商王征伐夷方时,赏赐小臣艅若干贝币,因而艅制作了这件器物来纪念。该器出土后流入美国,曾是国际奥委会主席艾弗里·布伦戴奇的收藏品,现藏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贮贝器,滇国特有青铜器,是滇国贵族用来贮存贝币的容器,类似于后世的 “存钱罐”。贮贝器多出土于大型墓葬中,是滇国王侯贵族的专用品,象征着财富、地位、权利。贮贝器出现于战国末期,到西汉中期达到鼎盛,消亡于东汉初期。
杀人祭柱场面贮贝器,中国西汉时期文物,禁止出境展览文物,1955年于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甲区一号墓出土。器身呈四耳铜鼓形,器盖上铸刻有古滇国杀人祭柱的祭祀场面。出土时器身稍有残缺,器内盛有贝币。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铜贝,或称铜仿贝、青铜铸贝、铜铸贝币等,中国早期货币种类,属于仿制贝币形式制作的仿贝货币,是中国最早的金属铸币,也是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金属铸币。铜贝最早出现于商代,河南、山西等地都曾有商代铜贝出土。商代商品经济仍不发达,货币还以海贝为主;西周中期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冶炼技术的进步,铜贝才逐渐流行开来。铜贝是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过渡的载体。
铜贝,或称铜仿贝、青铜铸贝、铜铸贝币等,中国早期货币种类,属于仿制贝币形式制作的仿贝货币,是中国最早的金属铸币,也是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金属铸币。铜贝最早出现于商代,河南、山西等地都曾有商代铜贝出土。商代商品经济仍不发达,货币还以海贝为主;西周中期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冶炼技术的进步,铜贝才逐渐流行开来。铜贝是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过渡的载体。
铜贝,或称铜仿贝、青铜铸贝、铜铸贝币等,中国早期货币种类,属于仿制贝币形式制作的仿贝货币,是中国最早的金属铸币,也是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金属铸币。铜贝最早出现于商代,河南、山西等地都曾有商代铜贝出土。商代商品经济仍不发达,货币还以海贝为主;西周中期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冶炼技术的进步,铜贝才逐渐流行开来。铜贝是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过渡的载体。
诅盟场面贮贝器,或称诅盟场面铜贮贝器、诅盟场面青铜贮贝器,中国西汉时期文物,1955年至1960年间于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出土。该器为青铜铸造,通高53厘米,盖径32厘米,底径29.7厘米。出土时器内贮贝币300余枚,器盖上铸圆雕立体人物127人,以干栏式建筑上的人物活动为中心,表现了滇王杀祭诅盟的典礼场面。2013年8月19日,诅盟场面贮贝器被国家文物局收录到公布的《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中,属于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诅盟场面贮贝器,或称诅盟场面铜贮贝器、诅盟场面青铜贮贝器,中国西汉时期文物,1955年至1960年间于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出土。该器为青铜铸造,通高53厘米,盖径32厘米,底径29.7厘米。出土时器内贮贝币300余枚,器盖上铸圆雕立体人物127人,以干栏式建筑上的人物活动为中心,表现了滇王杀祭诅盟的典礼场面。2013年8月19日,诅盟场面贮贝器被国家文物局收录到公布的《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中,属于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