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粒 编辑
质体指在细胞的染色体或核区DNA之外,能够自主复制的DNA分子。质体与染色体最主要的区分是,质体不是细胞生存所必需,染色体则是细胞生存必需的。大部分的质体都是环状分子,但是也有少数属于线状分子,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以及酵母菌生物中,乃至于植物的线粒体胞器中。天然质体的DNA长度从数千碱基对至数十万碱基对都有。质体天然存在于这些生物里面,有时候一个细胞里面可以有一种乃至于数种的质体的存在。质体的套数在细胞里从一到数千都有。有些质体含有某种抗药基因。有一些质体携带的基因可以赋予细胞额外的生理代谢能力,提高它的致病力。一般来说,质体的存在与否对宿主细胞在良好环境下的生存没有决定性的作用。它是基因工程最常见的运载体
1
相关
基因泰克公司,全名基因工程科技公司,是一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创投人罗伯特·史旺森与生物化学家赫伯特·博耶博士于1976年成立,这件事也被视为是生物科技产业的起点。身为重组DNA先驱的博耶,于1973年与他的同僚史坦利·诺曼·科恩展示了把限制酶当作“剪刀”剪下重要的DNA片段之后,黏合回以同一个限制酶剪过的质粒载体的技术。虽然科恩回到了学界,史旺森却连络了博耶并创立了这个公司。博耶与贝克曼研究院的亚瑟·里格斯、板仓启壹合作,于1977年成功在细菌体内做出人类基因的基因表现并生产出体抑素。接着戴维·戈德尔与丹尼斯·克莱德加入了这个团队,一起于1978年成功制造出胰岛素。其前首席科学家陈奕雄博士,于90年代参与美国政府主导的人类基因体计划,开发出ABI 3700全自动高速定序仪,让美国政府得以在2001年宣布完成人类基因定序草图,也为日后发展蓬勃的基因检测技术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罗氏药厂于2009年3月26日以大约468亿美元完成了基因泰克的收购,并完全拥有此公司。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又称人工诱导多能干细胞,常简称为iPS细胞,是一种由哺乳动物成体细胞经转入转录因子等手段脱分化形成的细胞潜能干细胞,最早由日本学者山中伸弥的研究团队于2006年发现。山中伸弥团队在发表iPS诱导技术时使用实验材料为小鼠细胞。2007年,研究人员又证明iPS诱导技术可以应用于人体细胞。最初由山中伸弥团队发现的诱导方法是通过慢病毒载体将Oct4、Sox2、C-Myc、Klf4四种转录因子基因转入成体细胞将其转化为类似于胚胎干细胞的多能干细胞。其后,研究人员又先后发现了更优化的诱导方法,如使用质粒转染、腺病毒感染、脂质体导入等非基因组整合的方法进行诱导、通过细胞融合诱导、使用小分子药物进行诱导、转入MiRNA进行诱导等。
转化又译转形,即细胞通过摄取外源遗传物质而发生遗传学改变的过程。在转化过程中,转化的DNA片段称为转化因子。受体菌只有处在感受态时才能够摄取转化因子。转化因子通常是质粒DNA。而质粒融合或病毒感染是导致引入外源DNA的原因。动物细胞的转化又被称为“转染”。转基因植物的产生通常也被认为是一种转化。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又称人工诱导多能干细胞,常简称为iPS细胞,是一种由哺乳动物成体细胞经转入转录因子等手段脱分化形成的细胞潜能干细胞,最早由日本学者山中伸弥的研究团队于2006年发现。山中伸弥团队在发表iPS诱导技术时使用实验材料为小鼠细胞。2007年,研究人员又证明iPS诱导技术可以应用于人体细胞。最初由山中伸弥团队发现的诱导方法是通过慢病毒载体将Oct4、Sox2、C-Myc、Klf4四种转录因子基因转入成体细胞将其转化为类似于胚胎干细胞的多能干细胞。其后,研究人员又先后发现了更优化的诱导方法,如使用质粒转染、腺病毒感染、脂质体导入等非基因组整合的方法进行诱导、通过细胞融合诱导、使用小分子药物进行诱导、转入MiRNA进行诱导等。
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是一种能催化水解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酶。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使具有能编码该酶的基因的细菌对除替加环素与克痢霉素几种抗生素之外的抗生素都产生耐药性;部分患者甚至所有抗生素都对其没有疗效,因此携带这种基因的细菌在2010年发现当时的新闻报道中称为“超级细菌”。目前没有成功开发专门针对NDM-1的药物。至今已发现一些克雷伯氏肺炎菌、大肠杆菌和少数鲍曼不动杆菌的菌株携带能编码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的基因,而该基因不仅存在于细菌拟核的基因组中,还出现在细菌的质粒上,亦即此基因可以通过基因水平转移而从一个菌株转移到另一个菌株中,使原本对抗生素敏感的菌株获得耐药性。
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是一种能催化水解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酶。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使具有能编码该酶的基因的细菌对除替加环素与克痢霉素几种抗生素之外的抗生素都产生耐药性;部分患者甚至所有抗生素都对其没有疗效,因此携带这种基因的细菌在2010年发现当时的新闻报道中称为“超级细菌”。目前没有成功开发专门针对NDM-1的药物。至今已发现一些克雷伯氏肺炎菌、大肠杆菌和少数鲍曼不动杆菌的菌株携带能编码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的基因,而该基因不仅存在于细菌拟核的基因组中,还出现在细菌的质粒上,亦即此基因可以通过基因水平转移而从一个菌株转移到另一个菌株中,使原本对抗生素敏感的菌株获得耐药性。
组氨酸标签是由连续六个以上的组氨酸所组合而成的一段氨基酸序列。最初为Roche公司发明,带有组氨酸标签的质粒则为Qiagen所有,由于原始的专利保护已经过期,故不论学术或商业皆可免费使用。一般而言,科学家借由基因工程将此标签放置于重组蛋白质的N端、C端或两端。
衔接子在基因工程中是指一段短的、化学合成的、双链DNADNA分子,用于衔接两种其它DNA分子末端。其可被用于将黏性末端添加到CDNA上,这样可使得cDNA更有效地被连接到质粒上。
毒力岛一词出现于1990年,是指一些微生物通过基因水平转移获得的一类基因组岛,通常出现在动物和植物的病原体微生物基因组里。此外,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中均发现存在毒力岛。毒力岛可以通过质粒、噬菌体或 转座子接合来实现横向基因转移。因此,毒力岛能促进微生物的发展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