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向量路由协定 编辑
距离向量路由协定,为路由协定中的两大分类之一,这类协定采用距离向量算法来决定封包交换的路径。包括贝尔曼-福特算法,Ford–Fulkerson algorithm与DUAL FSM等算法,都被归类于距离向量算法中。
7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又译闸道间选径协定,是一种,采用距离向量路由协定算法。以自治系统 的方式提供路由选择路由协议,由思科系统公司发展而成的专利协议。其算法与路由信息协议类似,透过用户配置,如延迟、带宽、可靠性及负载量等于各路由器进行的路由管理。
路由信息协议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为最早出现的距离向量路由协定。属于网络层,其主要应用于规模较小的、可靠性要求较低的网络,可以通过不断的交换信息让路由器动态的适应网络连接的变化,这些信息包括每个路由器可以到达哪些网络,这些网络有多远等。
外部网关协议是一个现已过时的互联网路由协议,最初于1982年由BBN科技公司的Eric C. Rosen及David L. Mills提出。其最早在RFC 827中描述,并于1984年在RFC 904中被正式规范。EGP是一种简单的可达性协议,其与现代的距离向量路由协定和路径-矢量协议不同,它仅限适用于树状拓扑的网络。
路由信息协议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为最早出现的距离向量路由协定。属于网络层,其主要应用于规模较小的、可靠性要求较低的网络,可以通过不断的交换信息让路由器动态的适应网络连接的变化,这些信息包括每个路由器可以到达哪些网络,这些网络有多远等。
,又译闸道间选径协定,是一种,采用距离向量路由协定算法。以自治系统 的方式提供路由选择路由协议,由思科系统公司发展而成的专利协议。其算法与路由信息协议类似,透过用户配置,如延迟、带宽、可靠性及负载量等于各路由器进行的路由管理。
外部网关协议是一个现已过时的互联网路由协议,最初于1982年由BBN科技公司的Eric C. Rosen及David L. Mills提出。其最早在RFC 827中描述,并于1984年在RFC 904中被正式规范。EGP是一种简单的可达性协议,其与现代的距离向量路由协定和路径-矢量协议不同,它仅限适用于树状拓扑的网络。
路由信息协议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为最早出现的距离向量路由协定。属于网络层,其主要应用于规模较小的、可靠性要求较低的网络,可以通过不断的交换信息让路由器动态的适应网络连接的变化,这些信息包括每个路由器可以到达哪些网络,这些网络有多远等。
外部网关协议是一个现已过时的互联网路由协议,最初于1982年由BBN科技公司的Eric C. Rosen及David L. Mills提出。其最早在RFC 827中描述,并于1984年在RFC 904中被正式规范。EGP是一种简单的可达性协议,其与现代的距离向量路由协定和路径-矢量协议不同,它仅限适用于树状拓扑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