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语言的一代 编辑
跨越语言的一代,源于1967年,诗人林亨泰为向来自日本之高桥久晴说明与自己同属银铃会的诗人所创。根据其于《跨越语言一代的诗人们—从“银铃会”谈起》的界定,指的是1920年前后出生的作家们,受过完整日本教育,并以流利的日文创作。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战败,并交出台湾的统治权。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接收台湾后的去日本化政策与国语运动,令前述约20多岁的作家们被迫跨越语言,舍弃过去所使用之日语,重新学习以中文创作,故得称。同属本代的诗人包含林亨泰桓夫詹冰、张彦勋、巫永福杜潘芳格陈秀喜黄腾辉、李笃恭、叶笛、何瑞雄、罗浪及黄灵芝等。
1
相关
詹冰,本名詹益川,早期曾使用绿炎作为笔名。苗栗县卓兰镇人。除了会写诗,还创作小说、散文、歌词和戏剧。为台湾“跨越语言的一代”的现代诗人,为笠诗社创办人之一,著有诗集《绿血球》、《实验室》、《詹冰诗选集》等。
杜潘芳格,台湾客家女诗人,被称为跨越语言的一代。生于新竹县新埔镇客家望族,1965年加入强调本土意识的笠诗社,八零年代开始积极从事客语诗的创作。九零年代曾任《台湾文艺》杂志社社长,女鲸诗社社长;1992年年以北京语、英语与日语写成的诗集《远千湖》,获第一届陈秀喜诗奖。2007年,杜潘方格获行政院客委会颁发“杰出贡献奖”及“台湾新文学贡献奖”。2008年获真理大学台湾文学家牛津奖。
巫永福,号永州,是一位台湾的作家,其文学持续到战后台湾,为跨越语言的一代之成员。其主要成就在文学创作上,如诗歌、小说作品,其作品曾被选入中、日文各种选集;其次是创立巫永福文化基金会,并设立数个文学奖项以推动台湾文学。
陈秀喜,是一位台湾的诗歌创作者。她曾担任“笠诗社”社长,并与林亨泰等人被称为“跨越语言的一代”。她的诗作〈台湾〉曾被梁景峰改写为〈美丽岛〉,另一诗作〈我的笔〉也曾在1978年获得美国全国诗人协会国际诗奖第二名。
詹冰,本名詹益川,早期曾使用绿炎作为笔名。苗栗县卓兰镇人。除了会写诗,还创作小说、散文、歌词和戏剧。为台湾“跨越语言的一代”的现代诗人,为笠诗社创办人之一,著有诗集《绿血球》、《实验室》、《詹冰诗选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