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 (力学) 编辑
物理学中,轨道是一个物体在引力作用下绕空间中一点运行的路径,比如行星绕一颗恒星的轨迹,或天然卫星绕一颗行星的轨迹。行星的轨道一般都是椭圆,而且其绕行的质量中心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3
相关
卫星,是环绕一颗行星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体。如地球的卫星是月球。不过,如果两个天体的质量相当,它们所形成的系统一般称为双行星系统,而不是一颗行星和一颗天然卫星。通常,两个天体的质心都处于行星之内。因此,有天文学家认为冥王星与冥卫一应该归类为单行星,但2005年发现两颗新的冥王星卫星,使问题复杂起来了。
帕西法厄群是木星的一群顺行和逆行不规则卫星,它们遵循着与木卫八相似的轨道并被认为有着共同的起源。
乔治·比德尔·艾里爵士,皇家学会院士,英格兰数学家与天文学家,于1835年至1881年之间担任皇家天文学家。他许多的贡献包括在行星轨道、测量地球的平均密度、固体力学中二维问题的解题方法等研究,而且还包括在他担任皇家天文学家时,确立格林威治于本初子午线上的贡献。但他的声望被遭到指控所污蔑。其指控认为由于他的迟钝,英国失去发现海王星的先机。
月球轨道器5号是系列月球轨道计划中的最后一艘,主要用于为阿波罗计划和测量员计划摄影更进一步的着陆点照片以及月球背面未拍摄区域的图像。它装备了收集月表地貌、磁场、辐射强度及微流星体撞击数据的设备,并被用作载人航天网跟踪节点和阿波罗轨道测定计划。该探测器被发射到地月轨道上并于1967年8月5日转入环两极的椭圆形月球轨道,其近月点194.5公里、远月点6023公里,倾角85度,绕月周期8.5小时/圈。8月7日近月点降至100公里,并在8月9日轨道调整为99公里×1499公里,绕月一周时间缩短至3小时11分钟。
月球轨道器4号是美国一艘无人航天器,为"月球轨道计划"所设计的在月球轨道上运行的系列探测器之一。在前三颗轨道探测器完成阿波罗计划所需的月图测绘和选址任务之后,该探测器被赋予了一个更宽泛的目标—"对月球表面特征进行系统拍摄调查,以进一步了解其性质、起源和演变过程,并为以后进行更详细科学研究的轨道和登陆任务提供选址依据"。该探测器还装备了收集月表地貌、磁场、辐射强度及微流星体撞击数据的设备。它被发射到地月间轨道上并转入环月球两极的椭圆形高轨上,其近月点2706公里、、远月点6111公里,倾角85.5度,运转周期12小时/圈。
吸积盘是由围绕大质量主星进行轨道运动的弥散物质所形成的一种结构 ;中心体通常是一颗恒星。当盘面以螺旋形向内旋向中心天体时,引力和摩擦力压缩并提高物体的温度,导致电磁辐射的发射;辐射的频率范围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年轻恒星和原恒星的吸积盘在红外线波段辐射;部分的中子星和黑洞周围的辐射范围落在电磁频谱的X射线。吸积盘振荡模式的研究被称为盘地震学。
土星环是太阳系行星的行星环中最突出与明显的一个,环中有不计其数的小颗粒,其大小从微米到米都有,轨道成丛集的绕着土星运转。环中的颗粒主要成分都是冰,还有一些尘埃和其它的化学物质。
地心轨道是指绕地球旋转的物体的轨道,举例说:月球或人造卫星的轨道。根据半径的不同,又分为近地轨道、中地球轨道和高地球轨道等。
1997年,美国太空总署根据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信息,目前在以地心为圆心的轨道上,共有2465颗人造卫星以及6216片太空垃圾,而过往曾有超过16,291件物件发放到地球的大气层,但现时已在返回地球途中烧毁。
地球轨道,在天文学上是指地球围绕着太阳进行运动的轨道,平均半径为149,597,870公里,环绕一周所需时间为365日6小时9分钟10秒,即天文单位中的恒星年。
小行星3552是一颗小的小行星、阿莫尔型小行星、火星轨道穿越小行星、潜在威胁天体的小行星。它有着像彗星轨道的高轨道倾角和大约19公里的直径,它的自转周期为7.7小时。它是保罗·维尔特在1983年发现的,并且以西班牙作家米格尔·德·塞万提斯的小说堂吉诃德的同名主人公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