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悟族 编辑
达悟族
1
相关
台湾原住民族是指原住民台湾的民族,由17世纪台湾汉人移入前,即已定居在此的数十个语言及生活方式不同之族群所构成,属于南岛民族;其中台湾地理的所有民族为南岛语系台湾南岛语言,兰屿上的达悟族则属于南岛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的巴丹语群。由于西方早期以“福尔摩沙”一词称呼台湾,在部分文献中又被称为“福尔摩沙人”,意即“福尔摩沙岛上的居民”。目前有16个民族被中华民国原住民族委员会官方承认,根据《原住民身份法 (民国97年)|原住民身份法 (民国97年)》登记之户口统计至少约58万多人口,约占台湾人口的2.47%,是台湾的少数民族。
朗岛渔港位于台湾台东县兰屿乡,为当地台湾原住民达悟族朗岛部落出海捕鱼的重要港口,2016年台东县政府首度举办绿色港口评鉴计划,其中朗岛渔港获得分组第一的殊荣。朗岛渔港在农业委员会渔业署的渔港分类中,被划分为第二类渔港。
达悟语,亦称雅美语,为台湾原住民族达悟族的语言,用拉丁文字书写,属南岛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菲律宾语族的巴丹语群,与菲律宾巴丹群岛的伊巴丹语有高程度相通,也是台湾原住民族中唯一属于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的语言。达悟语主要使用于兰屿岛上,岛上六个不同部落各自皆有其不同的腔调,族群至2012年6月统计、人口约 4,286人。
希玛拉方·舒·马大,是台湾达悟族传说中擅长偷黄金的小偷,他利用其特殊的能力,不仅每次都能成功得手,还能避免被族人迫害。
台湾南岛语,是南岛语系中在台湾的多个分支的统称,总使用人口约有二十余万,主要分布于台湾岛上台湾原住民族族群居住地区,各语言皆为中华民国的国家语言,并与达悟语合称为台湾原住民族诸语,并可再细分成北台湾南岛语族、邹语群、鲁凯语、排湾语、卑南语、布农语以及东台湾南岛语族等多个语群,因计算方式的差异,约有20至30种语言。台湾南岛语大多没有早期文字记录,现在则主要以原住民族语言书写系统为正写法,母语使用人口约18万人。另外,世居于兰屿的达悟族,虽同属台湾原住民族,且其使用语言达悟语亦为台湾原住民族诸语之一,但其所使用之达悟语分类上实为南岛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之巴丹语群,并非台湾南岛语,故不在此条目列项。台湾日治时期称高砂语。
台湾南岛语,是南岛语系中在台湾的多个分支的统称,总使用人口约有二十余万,主要分布于台湾岛上台湾原住民族族群居住地区,各语言皆为中华民国的国家语言,并与达悟语合称为台湾原住民族诸语,并可再细分成北台湾南岛语族、邹语群、鲁凯语、排湾语、卑南语、布农语以及东台湾南岛语族等多个语群,因计算方式的差异,约有20至30种语言。台湾南岛语大多没有早期文字记录,现在则主要以原住民族语言书写系统为正写法,母语使用人口约18万人。另外,世居于兰屿的达悟族,虽同属台湾原住民族,且其使用语言达悟语亦为台湾原住民族诸语之一,但其所使用之达悟语分类上实为南岛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之巴丹语群,并非台湾南岛语,故不在此条目列项。台湾日治时期称高砂语。
巴丹群岛,又译巴坦群岛,是菲律宾最北的群岛。行政上属于巴丹群岛省,北隔巴士海峡与台湾台东县兰屿乡相望,南隔巴林塘海峡与巴布延群岛相望,是菲律宾最北的领土。岛上居民与兰屿的达悟族同源。
台湾原住民族是指原住民台湾的民族,由17世纪台湾汉人移入前,即已定居在此的数十个语言及生活方式不同之族群所构成,属于南岛民族;其中台湾地理的所有民族为南岛语系台湾南岛语言,兰屿上的达悟族则属于南岛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的巴丹语群。由于西方早期以“福尔摩沙”一词称呼台湾,在部分文献中又被称为“福尔摩沙人”,意即“福尔摩沙岛上的居民”。目前有16个民族被中华民国原住民族委员会官方承认,根据《https://zh.wikisource.org/wiki/原住民身份法 (民国97年)|s:原住民身份法 (民国97年)》登记之户口统计至少约58万多人口,约占台湾人口的2.47%,是台湾的少数民族。
希麦纳玛,是台湾达悟族神话中的爱神,有时也会被视为爱情的代名词。
渔团组织达悟族男性捕鱼时成立的组织。达悟族在社会建构期间多数缺乏全族性的共识,更多的是对文化、地域的认同,生活上以地缘及血亲关系连结而成。因此,达悟族社群中并无统一的部落权威,例如:氏族或阶级组织,避免资源被独占。族人须靠自己的劳动力来获得社群的声望,除了拥有的水田、猪羊数量多寡以外,个人的社会行为规范也相当重要。由此可知,达悟族人更重视经济生活,其中渔团组织即因传统捕鱼文化所被发展出来的社会体系,展现达悟族人互助、共享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