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斋读书志 编辑
《郡斋读书志》,宋代晁公武撰,凡20卷,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私家藏书书目。
1
相关
读书敏求记,又称述古堂藏书目录题词,是清初学者钱曾撰写的一部重要的版本目录学著作。其于每条题目后附解题,嘉庆朝以后尤其为人看重,被人拿来与《郡斋读书志》和《直斋书录解题》相提并论。该书也与钱曽族曾祖钱谦益的《绛云楼书目》有很大联系,盖因绛云楼大火后所有劫余书籍都被赠予钱曽。
旧唐书》为后晋张昭、贾纬等撰。后晋天福六年,晋高祖石敬瑭命张昭、贾纬、赵熙、郑受益、李为先等人撰唐史,由宰相赵莹监修。后赵莹罢相,刘昫代为监修。后晋开运二年书成,时因刘昫为宰相,故该书署名刘昫撰。最初为避讳石敬瑭,取名《李氏书》,《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及南宋刻本均题为《唐书》,后为区别北宋欧阳修等人编的《新唐书》,改名《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及列传150卷。记载李渊武德元年至唐哀帝天祐四年。
一说唐代张说有一绀色珠,或有遗忘之事,摸了之后就会记起所有的事。方回〈《小学绀珠》序》〉:“唐张燕公患多读少记,得绀碧大珠一颗,握以自照,则平生所读所记,了了不忘,故后人摘书小说奇事,名《绀珠集》。”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称此书为朱胜非之作品,“编百家小记而成”。清代的《痘麻绀珠》,书名取自《绀珠集》。
张师正宦游四十年,不得志,于是“推变怪之理,参见闻之异,得二百五十篇”。此书多记朝野人物奇闻异事,涉及当时著名士大夫者较多,看似煞有其事。每条结尾偶会注明出处,叙事仅百余字。内容多属因果报应,善恶有报之类。《郡斋读书志》卷一三着录十卷,二百五十篇,魏泰为之序。《宋史‧艺文志》亦着录。今传《四部丛书刊续编》本十卷,为明正德时人虞山逸民俞洪重依宋本抄录,无魏序,仅存一百三十三篇。
绍兴三年下诏恤刑,郑克在五代时期和凝父子所著的《疑狱集》基础上创作完成《折狱龟鉴》。是书以《疑狱集》为底本,增加了很多条目,故事多见于正史,或出于墓志,更附益宋朝故事,辑录自春秋、战国,至北宋大观、政和年间有关断狱量刑的案例270余条,390余事,并逐条加以评述,许多条目之末,附有郑克的按语,分为〈释冤〉、〈辨诬〉、〈鞫情〉、〈议罪〉、〈宥过〉、〈惩恶〉、〈察奸〉、〈核奸〉、〈擿奸〉、〈察慝〉、〈证慝〉、〈钩慝〉、〈察盗〉、〈迹盗〉、〈谲盗〉、〈察贼〉、〈迹贼〉、〈谲贼〉、〈严明〉、〈矜谨〉等20类。《郡斋读书志》称其“依刘向《晏子春秋》,举其纲要为之目录,体例井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亦称其“究悉物情,用于见闻而资触发,较和氏父子之书,特为赅备”。《折狱龟鉴》虽以《疑狱集》为基础,但文字上有所改动,甚至情节上也不尽相同,明显有个人再创作的色彩。
《旧唐书》为后晋张昭、贾纬等撰。后晋天福六年,晋高祖石敬瑭命张昭、贾纬、赵熙、郑受益、李为先等人撰唐史,由宰相赵莹监修。后赵莹罢相,刘昫代为监修。后晋开运二年书成,时因刘昫为宰相,故该书署名刘昫撰。最初为避讳石敬瑭,取名《李氏书》,《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及南宋刻本均题为《唐书》,后为区别北宋欧阳修等人编的《新唐书》,改名《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及列传150卷。记载李渊武德元年至唐哀帝天祐四年。
绍兴三年下诏恤刑,郑克在五代时期和凝父子所著的《疑狱集》基础上创作完成《折狱龟鉴》。是书以《疑狱集》为底本,增加了很多条目,故事多见于正史,或出于墓志,更附益宋朝故事,辑录自春秋、战国,至北宋大观、政和年间有关断狱量刑的案例270余条,390余事,并逐条加以评述,许多条目之末,附有郑克的按语,分为〈释冤〉、〈辨诬〉、〈鞫情〉、〈议罪〉、〈宥过〉、〈惩恶〉、〈察奸〉、〈核奸〉、〈擿奸〉、〈察慝〉、〈证慝〉、〈钩慝〉、〈察盗〉、〈迹盗〉、〈谲盗〉、〈察贼〉、〈迹贼〉、〈谲贼〉、〈严明〉、〈矜谨〉等20类。《郡斋读书志》称其“依刘向《晏子春秋》,举其纲要为之目录,体例井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亦称其“究悉物情,用于见闻而资触发,较和氏父子之书,特为赅备”。《折狱龟鉴》虽以《疑狱集》为基础,但文字上有所改动,甚至情节上也不尽相同,明显有个人再创作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