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词 编辑
量词,学术名称分类词,是一种存在于某些语言中的词语或语素,用来区分由可数名词指代的不同事物。在存在分类词的语言中,分类词常常用于名词被计数或者特指的情况。东亚语言一般必须使用分类词,例如中文里“三个人”的“个”,“两头牛”的“头”;而一些语言则不使用或很少使用分类词,例如英语中的“three people”就不需要使用任何分类词。
1
相关
在语言和逻辑中,量化是用量词指定一个谓词的有效性的广度的构造,就是说指定谓词在一定范围的事物上成立的程度。产生量化的语言元素叫做量词。结果的句子是量化的句子,我们称我们已经量化了这个谓词。量化在自然语言和形式语言中都使用。在自然语言中,量词的例子有“所有”、“某些”;“很多”、“少量”、“大量”也是量词。在形式语言中,量化是从旧公式产生新公式的公式构造子。语言的语义指定了如何把这个构造子解释为一个有效性的广度。量化是自由变量和约束变量的实例。
量词,即数字12的另一种表示法。
闽南语文法是闽南语语言之语法。闽南语在各地虽有不同的变体与称呼,如东南亚的东南亚福建话、台湾的台湾话、厦门市的厦门话等,在如发音、单字等有些许差异,但在文法上则大同小异。闽南语文法旨在描述闽南语的如何建立句子、词组以及单字等结构的规则。如同其他汉语语言,闽南语是分析语,名词没有格位、性别和数量的区别,但需使用量词;动词不分人称和数量,但会用助动词或动词补语来表示时态或语气;并可有多个动词置于同一个句子中,即所谓连动结构。闽南语的规范机构在台湾是中华民国教育部,官方闽南语拼音法则是台湾闽南语罗马字拼音方案及台湾方音符号。闽南语目前主要使用于福建南部、广东东部、浙江南部、台湾、新加波、马来西亚、东南亚和海外华人之间,属闽语的一种。
在日常交流中,基数或量数是对应量词的数,例如“一颗苹果”中的“一”。与序数相对,序数是对应排列的数,例如“第一名”中的“一”及“二年级”中的“二”。
名词类别在语言学上指名词分类的系统。一个名词可能属于一个所给定的类别,起于它所指涉对象的特征,诸如性别、有生性、形状等,但这样在说明诸如此种名词类别、或则另一种名词类别之间所给定的名词等之特征,通常还是可以很清楚的分别。有些作者使用这个术语"性"作为"名词类别"的同义字,但其他人对每个名词类别使用不同的定义。名词类别不应与量词混淆。
日语量词是在日语里所用的量词。和汉语一样连结著数词和名词的语素。日语的量词最常使用的为:
箩为量词,即数字144的另一种表示法,通常用于商业领域。
围炉里,又作居炉里,阿伊努语称为“”,是日本大和族和阿伊努族传统住宅中一种设置在屋内的永久性家俱。传统的和式与阿伊努式住宅会在地板挖开一块四方形空间并铺上灰烬,用来燃烧木炭或柴火。主要作为暖房或料理用途。量词是“基”。古代也有比多歧或是的称呼。
在谓词演算中,如果一个公示可以被写为量词在前,随后是被称为母体的无量词部分,则称其为前束范式的,所有经典逻辑公式都逻辑等价于某个前束范式公式。
在科学中,公式是一种把资讯准确地以符号表达的方法;在逻辑上,是指用一串符号代表述词、论元、连接词和量词,且显示其结果为真或假。最常使用的公式是数学公式和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