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甲乙经 编辑
《针灸甲乙经》,全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专书,晋皇甫谧编辑整理《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所编著而成。
全书共十二卷。其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基础理论和临床治疗。第一卷到第六卷是论述基础理论的。
第一卷论述中医基础理论,来源为《内经》和《难经》。
第二卷论述经络理论,来源于《内经》和《难经》。
第三卷论述腧穴理论,来源于《明堂孔穴》,其理论主要包括腧穴名称、定位、归经、交会及刺灸禁忌等。所论述腧穴共349个,包括了正中线上单穴49个和两侧双穴300个。其腧穴编排体例也是按照身体的部位划分,头面部、躯干分区编排,而四肢则是分经编排,为后世学习经络作为参考。书中还补充了手少阴经穴和三阴交作为交会穴。在穴位治疗方面,书中提到了水沟治疗癫疾、列缺治疗表证等,对后世的针灸发展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第四卷论述脉诊的内容,来源于《内经》。
第五卷论述针道,来源于《内经》和《明堂孔穴》中的刺激禁忌部分。
第六卷是论述病机,来源于《内经》。
从第七卷开始直到第十二卷都是论述临床治疗的病机和主治,治疗病机来源于《内经》,主治来源于《明堂孔穴》。
本书使针灸理论系统化,理论详实,内容实用,可操作性强,为针灸学的经典文献。后世医家均视《甲乙经》为针灸经典,并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发展。
1
相关
腧穴又称穴位,是中国传统医学在人体分布体表的脏腑经络循环路线中,对气血汇聚、转输与出入之所的特定处所给定的名称,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推拿等医学临床的刺激点。腧穴在《黄帝内经》中又称节、会、气穴、骨空,《针灸甲乙经》称孔穴,《太平圣惠方》有称做“穴道”,《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称为“腧穴”,《神灸经纶》则称为“穴位”。
腧穴又称穴位,是中国传统医学在人体分布体表的脏腑经络循环路线中,对气血汇聚、转输与出入之所的特定处所给定的名称,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推拿等医学临床的刺激点。腧穴在《黄帝内经》中又称节、会、气穴、骨空,《针灸甲乙经》称孔穴,《太平圣惠方》称穴道,《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称为“腧穴”,《神灸经纶》则称为“穴位”。
腧穴又称穴位,是中国传统医学在人体分布体表的脏腑经络循环路线中,对气血汇聚、转输与出入之所的特定处所给定的名称,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推拿等医学临床的刺激点。腧穴在《黄帝内经》中又称节、会、气穴、骨空,《针灸甲乙经》称孔穴,《太平圣惠方》有称做“穴道”,《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称为“腧穴”,《神灸经纶》则称为“穴位”。
腧穴又称穴位,是中国传统医学在人体分布体表的脏腑经络循环路线中,对气血汇聚、转输与出入之所的特定处所给定的名称,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推拿等医学临床的刺激点。腧穴在《黄帝内经》中又称节、会、气穴、骨空,《针灸甲乙经》称孔穴,《太平圣惠方》有称做“穴道”,《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称为“腧穴”,《神灸经纶》则称为“穴位”。
次髎穴,出自《针灸甲乙经》,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位于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二骶后孔处。可在俯卧位,在第二骶后孔处取穴。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骶棘肌、第二骶后孔。皮肤由第一、二、三骶神经后支的外侧支臀中皮神经分布。左右两侧第二骶后孔之间距为33毫米和第三骶后孔的纵距为15.2~16.2毫米,在活体第二骶后孔和骶前孔的倾向约65度。个体略异。有补益下焦,强腰利湿之共用。主治病症同上髎穴,为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常用穴。腰骶疼痛,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痛经,疝气,下肢痿痹,及坐骨神经痛,盆腔炎。并可用于催产,引产等。
次髎穴,出自《针灸甲乙经》,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位于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二骶后孔处。可在俯卧位,在第二骶后孔处取穴。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骶棘肌、第二骶后孔。皮肤由第一、二、三骶神经后支的外侧支臀中皮神经分布。左右两侧第二骶后孔之间距为33毫米和第三骶后孔的纵距为15.2~16.2毫米,在活体第二骶后孔和骶前孔的倾向约65度。个体略异。有补益下焦,强腰利湿之共用。主治病症同上髎穴,为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常用穴。腰骶疼痛,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痛经,疝气,下肢痿痹,及坐骨神经痛,盆腔炎。并可用于催产,引产等。
中注是冲脉交会穴。《针灸甲乙经》称中注穴在脐下半寸之位。《针灸大成》称中注位于脐下一寸。《诸病源候论·生注候》载:“注者住也,言其病连滞停住,死又注易傍人也。”主治腰痛,腹胀,痢疾。
中注是冲脉交会穴。《针灸甲乙经》称中注穴在脐下半寸之位。《针灸大成》称中注位于脐下一寸。《诸病源候论·生注候》载:“注者住也,言其病连滞停住,死又注易傍人也。”主治腰痛,腹胀,痢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