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谦益 编辑
钱谦益,表字受之,牧斋,晚号绛云楼主人、蒙叟、东涧老人,又因其住址而称虞山、因其职位而称宗伯,南直隶常熟县人,万历三十八年探花。作为明末清初时期文学领域的集大成者,钱谦益引领文坛长达五十年之久。在政治上钱被视为东林党复社人士。明朝时四次出仕,官至礼部尚书。后在应天府降清,任礼部侍郎五个月,受诬“贰臣”。辞官后投入反清复明运动,为遗民义士接纳,更成为联络东南与西南抗清复明势力的总枢纽。后钱谦益的诗文被乾隆帝下诏禁毁。
陈寅恪认为其是“复国之英雄”,“应恕其前此失节之愆,而嘉其后来赎罪之意,始可称为平心之论”,并称钱与其妻柳如是的诗文足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1
相关
郭子仪,华州郑县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军事家丶名将。唐朝朔方军集团将领,一生平定安史之乱等诸多乱事,历事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四帝,封汾阳郡王,世称郭令公。为传说“富贵寿考”典故的主人公,颐和园长廊画中有描绘。唐代史学家裴珀认为他:“权势倾盖天下,中央并不猜忌;功劳超过当世,皇帝毫不怀疑;穷奢极侈,舆论却不抨击。”清代钱谦益评价他:“忠臣不赖宠而事君,孝子不怙爱而慕亲。”
明诗综》一书仿效元好问《中州集》“以诗系人,以人系传”的体例,“或因诗而存其人,或因人而存其诗”,辑录明代3337位明代诗人的作品,自洪武朝始,止于崇祯朝,重要诗人选入百首,亦有只选一首者,特重于死于末造之臣,为补钱谦益《列朝诗集》之阙漏,凡有诗者大致网罗无遗,末卷录民间杂歌谣辞155首。每一诗人都撰有小传,小传之后附录汪森,朱端等人辑录的诸家诗话,后面再引朱氏自撰的《静志居诗话》作为总结。朱彝尊选诗则有不少地方疏漏误收。另外,朱彝尊在《明诗综》中说钟惺、谭元春“取名一时,流毒天下,诗亡而国亦随之亡矣”,则是肆意谩骂。谢国桢认为《明人小传》是《明诗综》的底本。康熙四十四年,有白莲泾刊本,但存世不多。较通行者为乾隆六峰阁刊本。
许友,原名采,曾名宰。父许豸,因闽音宰与豸同,有忌者称许友改名宰犯家讳,以不孝责之,遂更名友,字有介,又更名为眉,字介寿、介眉,号瓯香,福建侯官人。明崇祯间举孝廉,以诸生终,入清不仕。许友工书善画,诗尤孤旷。钱谦益尝录其诗于《吾炙集》中。王士禛、朱彝尊亦称赏之。著有《米友堂诗集》,《清史列传》行于世。
绛云楼,为中国明朝末清朝初大儒钱谦益在故乡常熟的藏书楼。
纪事录》是明初年俞本所著,记载从至正十一年至洪武三十年间,元末明初之事的编年体私史。全书共两卷,至清代已佚失。一般认为,1970年代在台湾发现《明兴野记》,即是此书由张大同编修的版本。明代,此书或称《皇明纪事录》,或称《皇明记事录》。钱谦益提及此书时,又简称为“俞本《纪录》”。当代李新峰认为,此书原名应为《皇明纪事录》,简记为《纪事录》。
琴河感旧》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吴伟业为卞玉京所写的四首七律组诗。吴梅村和卞玉京有过一段情缘,但没有任何结果。后来清兵入关,卞玉京改道士衣冠隐居,在钱谦益家看到了吴梅村这四首诗,才知道吴梅村对她还有旧情。数月后二人在太仓相见,卞为吴操琴,吴不胜感怀,写了《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赠之。但两人仍然无法有任何结果。卞玉京后来隐居江苏无锡惠山,十多年后病逝,葬于惠山柢陀庵锦树林。
江左三大家,即清朝早期诗人、散文家、文学家、文学理论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的并称,籍贯都属旧江左地区,故时人称江左三大家。三人皆由明臣仕清,作品反映了易代之际士大夫的心理。
最早为钱谦益门下,与太仓人顾梦麟合称“杨顾”,后在凤基园创“应社”,称为“唐市派”,门下学士盈门。天启四年,与郡中名士张采、杨廷枢、朱隗、吴昌时等十一人组织复社。明崇祯八年岁贡,为松江训导,荐授都昌知县,不赴任。清军南下后,闭门谢客,筑有凤基楼,后与顾炎武有往来,炎武称彝为“通经之士”。
《柳如是》是2012年上映的一部中国电影,根据历史学家陈寅恪所著的《柳如是别传》改编,首次在大银幕上展现一代秦淮名妓柳如是短暂而又绚烂的一生,讲述了明朝末清朝初背景下柳如是与陈子龙、钱谦益之间的三角爱情故事和风雨家国的乱世遭遇。诗文、书画等优秀的江南文化意蕴也在片中有所展现。
吴伟业,表字骏公,号梅村,祖籍南直隶苏州府昆山县,祖父始迁居太仓州,明末清初诗人、政治人物,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为江左三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