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岗起义,是中国同盟会于1911年4月27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发起的一场起义。这场起义于1910年11月13日在槟岛会议上由孙文提出,并由黄兴主持筹划。1911年1月18日,黄兴在香港成立起义统筹部,以赵声为总司令,黄兴为副总司令。初定起义日期为4月13日,但由于武器装备尚未到位、温生才自行刺杀广州将军孚琦、策应起义的新军大部即将退伍等多种原因,起义时间最终被推迟至4月27日,即农历三月廿九日。4月23日黄兴赶赴广州成立起义指挥部。起义原计划配合新军、巡防营和巡警队,分十路进攻夺取广州城,并进一步推动全国范围的革命。但起义信息泄露,指挥部被迫遣散大量人员,原攻城计划则转为刺杀计划。4月27日起义正式爆发,因姚雨平、胡毅生和陈炯明按兵不动,原计划的四条进攻路线仅剩黄兴一部130余人。起义部队之后攻入两广总督署,发现总督张鸣岐已经逃跑。水师提督李准的两个防营随即前来镇压,起义部队在随后的巷战中被冲散,大多被俘或阵亡。关于起义失败的原因,黄兴认为除了武器装备运输缓慢、温生才刺杀孚琦等意外事件之外,姚雨平等人贪生怕死而不配合起义为主要原因。而姚雨平等人认为自己只是支持起义延期,并非贪生怕死。
国民党由宋教仁于民国纪年元年主导成立,是北洋政府时期一个主张内阁制的重要政党,由中国同盟会和其他党派合并而成,并推举孙文为理事长。在反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孙文及部分成员于大日本帝国东京另立中华革命党,但黄兴、陈炯明等国民党大佬不愿意加入该党。国民党最后被袁世凯下令解散,中华革命党最后在上海改组成中国国民党。
第一次粤桂战争,又称两广战争,从粤军角度亦称为庚申粤人驱贼、驱桂战争。是旧桂系军阀陆荣廷,与由陈炯明所指挥的粤军,在1920年8月-11月之间爆发的一场战争。主要作战地域为广东省。
支那暗杀团是刘思复在1909年在英属香港成立一个暗杀组织,刘思复担任团长,高剑父担任副团长,陈炯明是团员之一。该组织主要策划刺杀大清广东省高官,民国纪年元年即解散。
国民党由宋教仁于民国纪年元年主导成立,是北洋政府时期一个主张内阁制的重要政党,由中国同盟会和其他党派合并而成,并推举孙文为理事长。在反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孙文及部分成员于大日本帝国东京另立中华革命党,但黄兴、陈炯明等国民党大佬不愿意加入该党。国民党最后被袁世凯下令解散,中华革命党最后在上海改组成中国国民党。
第一次滇桂战争,为中国历史上少数以少胜多的战事之一。此战发生在1925年,孙中山于北京病危,时胡汉民为代大元帅留守广州。滇系军阀唐继尧乘机联络广东军阀陈炯明、邓本殷、刘震寰等企图东下入粤,消灭新兴之中国国民党。唐继尧向李宗仁开出700万元银洋借道费,被李宗仁拒绝。唐遂派龙云、卢汉、唐继虞等率领7万滇军,兵分三路入桂。
第二次粤桂战争,是1921年6月至1921年9月期间,广西省军阀陆荣廷,与掌握粤系实权的陈炯明所爆发的战争,从粤军角度亦称为援桂战争。战争进行的主要地域为广西省。
老隆战斗发生于1920年9月2日,地点则是在中国粤东的老隆。是北洋政府时期内战之一,交战两方为旧桂系的莫荣新及粤军的陈炯明,最后,粤军陈炯明获胜,桂军败,粤军占领广东东部的老隆。
国民党由宋教仁于民国纪年元年主导成立,是北洋政府时期一个主张内阁制的重要政党,由中国同盟会和其他党派合并而成,并推举孙文为理事长。在反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孙文及部分成员于大日本帝国东京另立中华革命党,但黄兴、陈炯明等国民党大佬不愿意加入该党。国民党最后被袁世凯下令解散,中华革命党最后在上海改组成中国国民党。
六一六事变指1922年6月16日发生于中国广州一场以陈炯明为首的武装政变事件,国民党称之为孙中山“广州蒙难”。由于陈炯明主张联省自治,率领部下粤军以军事行动驱赶主张国民革命军北伐统一中国的孙文,期间粤军炮击广州中华民国政府,宣布取消广州中华民国政府,并收缴孙中山各部队的武装,占领炮台、兵工厂等军事要塞。孙中山则率海军炮击陈军作为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