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郡,中国古代郡国名。东汉汉和帝时置。西汉初年,其地属齐郡。汉武帝时分齐郡置千乘郡。东汉置千乘国,后改为乐安国,又除为乐安郡。东汉后期,其辖境大致相当于今山东省滨州市东部、淄博市西北部、东营市南部及寿光市一带。郡治所在临济县,隶属于青州刺史部。
太史慈,表字子义,青州刺史部东莱郡黄县人,弓马熟练,箭法精良,东汉末年诸侯群雄孔融的客将,曾为救孔融而在黄巾军包围下单骑突围向刘备求援。扬州刺史部牧刘繇同乡兼部下将领,后投靠孙策,助其扫荡江东一带。于赤壁之战前病逝,死时四十一岁。
乐安郡,中国古代郡国名。东汉汉和帝时置。西汉初年,其地属齐郡。汉武帝时分齐郡置千乘郡。东汉置千乘国,后改为乐安国,又除为乐安郡。东汉后期,其辖境大致相当于今山东省滨州市东部、淄博市西北部、东营市南部及寿光市一带。郡治所在临济县,隶属于青州刺史部。
青州,中国汉朝到金朝时设置的州。青州本为汉族文化中的九州之一,西汉元封五年设青州刺史部。东汉时青州刺史驻地为齐国临淄。三国曹魏及西晋均沿袭此制。永嘉之乱后,东晋于大兴初年在今江苏省淮安市境侨置青州,后有多次迁治。又在今山东省境置北青州,江苏省境内的青州,则称为南青州。刘宋时,废南青州,北青州称青州。治所多有迁移。隋朝废青州,唐朝复置,又改称北海郡。金朝时改益都府,元朝时为益都路,明清时为青州府。
青州,中国汉朝到金朝时设置的州。青州本为汉族文化中的九州之一,西汉元封五年设青州刺史部。东汉时青州刺史驻地为齐国临淄。三国曹魏及西晋均沿袭此制。永嘉之乱后,东晋于大兴初年在今江苏省淮安市境侨置青州,后有多次迁治。又在今山东省境置北青州,江苏省境内的青州,则称为南青州。刘宋时,废南青州,北青州称青州。治所多有迁移。隋朝废青州,唐朝复置,又改称北海郡。金朝时改益都府,元朝时为益都路,明清时为青州府。
齐郡,又名齐国,中国古代郡国名。秦始皇二十六年灭齐国,于其故地分置齐郡、琅邪郡。汉代初刘邦封韩信为齐王,领田齐故地,后徙韩信为楚王,分齐国为七郡。汉高帝六年复置齐国,治所在临菑县,领七郡七十三县,其地相当于今山东省北部、中部、胶东半岛和东南沿海地区。至汉武帝时,齐国之地已分为十二郡国,又除齐国为齐郡,属青州刺史部。西汉后期,齐郡仅辖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淄博市区东部及青州、临朐、广饶一带,人口五十余万。王莽改齐郡为济南郡。汉光武帝复置齐国。曹魏晋代南北朝诸代,或置齐郡,或置齐国。北魏时齐郡属青州,另于济南郡之地置齐州。隋代初废齐郡。隋炀帝改齐州为齐郡,治历城,临淄改属北海郡。唐代初改郡为州,废齐郡,复置齐州。
前燕是十六国时代由鲜卑人首领慕容皝所建立的政权,至慕容俊正式称帝建国,其国号为“燕”。其统治地区曾包括冀州刺史部、兖州刺史部、青州刺史部、并州刺史部、豫州刺史部、徐州刺史部、幽州刺史部等部分,全盛时控制12个州,157个郡,1579个县,人口近千万。
孙乾,字公祐,青州刺史部北海郡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吏,刘备在徐州被吕布打败后,投靠曹操。之后曹操打败吕布后,刘备背叛曹操,孙乾也跟随刘备先向北投靠袁绍。袁绍败后,再向南投靠刘表作出贡献。与简雍、麋竺同为蜀汉最高待遇的老臣子。
菑川国,一作甾川国,是中国汉代王国,七国之乱中齐地四国之一。西汉初年置,治所在剧县,属青州刺史部。东汉初年省并。后世常将汉代菑川国误作淄川国,但菑川国辖地与今之淄博市淄川区辖并无重合。
菑川国,一作甾川国,是中国汉代王国,七国之乱中齐地四国之一。西汉初年置,治所在剧县,属青州刺史部。东汉初年省并。后世常将汉代菑川国误作淄川国,但菑川国辖地与今之淄博市淄川区辖并无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