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叉 编辑
音叉由弹性金属制成,末有一柄,两端分叉,型如拉丁字母‘U’。音叉拥有一固定的共振频率,受到敲击时则震动,在等待初始时的泛音列过去后,音叉发出的音响就具有固定的音高。一个音叉所发出的音高由它分叉部分的长度决定。
7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梅尔德实验是德国物理学家弗朗茨·梅尔德在1859年进行的关于驻波的实验,他起初用音叉产生振荡,后来换用电振荡器连接拉紧的细线制造此现象。梅尔德在1860年前后首先揭示了驻波现象及创造了“驻波”这个术语。
这个实验证明了机械波的干涉现象。机械波在相反方向传播时形成不动的点,称为节点,梅尔德又称这样的波为驻波,因节点和腹点位置保持不变。
海蕾是一类已灭绝的棘皮动物。多为梨形,有茎和腕羽,萼部较小。它们用很薄的茎节附着在基底上,茎节上紧密的壳的形状像玫瑰花苞,故名。壳由三圈骨板组成,这三圈骨板分别为基部、桡骨和三角肌。底板3块。步带骨板的5个辐板呈音叉状,上面有短腕,用来过滤食物。海蕾纲约有90属左右,生活在志留纪至二叠纪,超过一半的属发现于石炭纪早期。
海蕾是一类已灭绝的棘皮动物。多为梨形,有茎和腕羽,萼部较小。它们用很薄的茎节附着在基底上,茎节上紧密的壳的形状像玫瑰花苞,故名。壳由三圈骨板组成,这三圈骨板分别为基部、桡骨和三角肌。底板3块。步带骨板的5个辐板呈音叉状,上面有短腕,用来过滤食物。海蕾纲约有90属左右,生活在志留纪至二叠纪,超过一半的属发现于石炭纪早期。
海蕾是一类已灭绝的棘皮动物。多为梨形,有茎和腕羽,萼部较小。它们用很薄的茎节附着在基底上,茎节上紧密的壳的形状像玫瑰花苞,故名。壳由三圈骨板组成,这三圈骨板分别为基部、桡骨和三角肌。底板3块。步带骨板的5个辐板呈音叉状,上面有短腕,用来过滤食物。海蕾纲约有90属左右,生活在志留纪至二叠纪,超过一半的属发现于石炭纪早期。
朱尔·安托瓦内·利萨茹是一位法国数学家,利萨茹曲线以他命名。他同时制造了利萨茹装置,该装置可以产生利萨茹图形。一束光射向固定在音叉上的镜子,反射光又射向固定在另一个音叉上的一面镜子,后面这个音叉的振动方向与第一个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