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切变 编辑
风切变,又称风剪、。是指大气中不同两点之间的风速或风向的剧烈变化。
14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飓风拉斐尔是2012年大西洋飓风季形成的第17场获得命名的风暴和第9场飓风,对加勒比海东北部地区构成轻度破坏。系统源于10月12日圣克洛伊岛东南偏南方向约370公里海域的一股东风波,由于其风速已经达到热带风暴强度,因此气象机构没有将之归类为热带低气压,而是直接升级成热带风暴并命名。受中等强度风切变的影响,气旋结构起初杂乱无章,但随着风切变减少,降雨和雷暴活动到10月14日时已有显著发展。次日清晨,风暴朝罗盘方位移动并增强成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美国东岸近海存在的冷锋令系统转向北上,到10月16日时又已转向东北,拉斐尔也在这时达到最大持续风速每小时150公里的最高强度。由于气旋接下来进入的海域大气环境渐趋稳定,海面温度也逐渐降低,飓风开始转变成温带气旋,并于次日下午完成转变。
飓风何塞是一场强劲且动向飘忽不定的热带气旋,是自2012年大西洋飓风季飓风纳丁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西洋飓风。何塞是2017年大西洋飓风季第10场热带气旋命名的风暴,第5场飓风和第3场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何塞在9月5日发展成热带风暴,源自一个差不多在一星期前离开非洲西岸的东风波。随着何塞达到飓风强度,它在9月6日进入快速增强时期。9月8日,它达到四级飓风上限的最高强度。然而,受风切变影响,何塞在接下来的几天逐渐减弱,并在伊斯帕尼奥拉岛以北完成一个逆时针环路。尽管何塞在9月14日减弱为热带风暴,但它在第二天重拾飓风强度并开始转向北移动。何塞在其余下的生命史内从未增强至超过一级以上的标准,何塞在9月20日再次减弱为热带风暴。两天后,何塞在新英格兰近岸向东北方飘移,并转变成后热带气旋。到了9月26日,何塞的残留在美国东岸近海消散。
热带风暴达利拉是2007年7月下旬在墨西哥西部引发洪灾的一个热带气旋,也是2007年太平洋飓风季形成的第7个热带低气压和第4场获得命名的风暴。系统源于7月22日墨西哥西南方向较远处海域的东风波,起初因受东北向风切变影响而显杂乱无章,但经过发展还是在7月24日升级成热带风暴并获名“达利拉”。接下来24小时里,气旋稳步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略有提升,于次日清晨达到最大持续风速95公里的最高强度。此后不久,达利拉于7月25日穿过索科罗岛。风暴迂回向罗盘方位方向前进,并因行经海域海面温度逐渐降低而缓慢减弱。7月27日,气旋降级成热带低气压,并在几小时后逐渐退化成残留低气压。
卡纳什空难发生于1958年10月17日,苏联民用航空总局一架编号为CCCP-42362的图-104A型执行由北京经鄂木斯克飞往莫斯科的包机,在飞往莫斯科途中遭遇风切变,失速坠毁于卡纳什。机上71名乘客及9名机组人员全部罹难,罹难者包括由郑振铎、蔡树藩率领前往阿富汗和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的中国文化代表团。
亚热带风暴安德烈亚是2007年大西洋飓风季的第一个亚热带气旋,也是第一个获得命名的风暴,于5月9日在佛罗里达州代托纳比奇东北方向约240公里海域由一片非热带低气压发展而成,而飓风季还要在3星期后才正式开始。由于接触到干燥空气和强烈的垂直风切变,气旋于5月10日减弱成亚热带低气压并且几乎停止前进,国家飓风中心于5月11日清晨停止针对系统发布公告。安德烈亚是继2003年4月的2003年热带风暴安娜以来第一个在飓风季开始前形成的风暴,也是继1981年的热带风暴阿琳以来第一个在5月获得命名的大西洋风暴。
2014年大西洋飓风季泛指在2014年全年内的任何时间,于大西洋水域所产生的热带气旋。虽然有关方面并没有设下本飓风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分于大西洋的热带气旋通常都会于五月至十二月期间形成。
大西洋飓风季的编号为AL取L一字,并且大西洋的气旋命名机构为美国国家飓风中心。该风季是有史以来低于平均水平的风季 受到风切变的影响 该风季只诞生了9场热带低压,8场热带风暴, 其中飓风数量达到了6场,大型飓风数量则为2场。
热带风暴芭芭拉是2007年太平洋飓风季第一个登陆过的热带气旋。系统源于墨西哥阿卡普尔科东南方向约380公里海域的小规模低气压,是本季形成的第2场风暴。系统起初向南飘移,之后转向稳步东进,强度很快就达到热带风暴标准。受风切变增多的影响,芭芭拉逐渐减弱,但很快又得以重新组织,在从墨西哥和危地马拉边界以西不远处登陆前不久达到最大持续风速85公里的最高强度。进入陆地上空后,气旋迅速减弱,国家飓风中心于6月2日中止针对风暴发布公告。
热带气旋塔姆为南半球的一个热带气旋。2006年1月6日有一股热带性低气压形成并持续增强,该热带性低气压在1月12日增强为热带风暴并获得命名“塔姆”。尽管塔姆的移动速度略快,但其结构仍有组织性的发展,并在1月13日达到最大持续风速约85每小时的巅峰强度。然而其继续朝风切变较强的海域移动,使其在1月14日开始迅速减弱,随后进入新西兰气象服务有限公司驻威灵顿热带气旋警报中心的责任区,而塔姆逐渐失去热带气旋的特征并转化为温带气旋,最终在1月15日消散。塔姆在获命名后不久,对美属萨摩亚产生数次的土石流与洪水,造成约2万6千美元的损失,其对于纽埃、东加、富图纳岛造成轻微影响。
飓风丽丽是2002年大西洋飓风季造成人员丧生和财产损失均仅次于飓风伊西多尔的热带气旋,两场飓风间隔仅有一星期,影响的区域基本相同,并且是本季最强烈的两场风暴。丽丽源自9月21日大西洋开放海域上空的热带扰动,是本季第12场获得命名的风暴、第4场飓风和第2场大型飓风。系统向西移动,以热带风暴强度吹袭小安的列斯群岛,然后进入加勒比地区。受古巴南部的风切变影响,气旋在西进期间一度消散,之后又在垂直风切变减弱后再生。风暴转向西北,于10月1日达到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的二级飓风标准,再于当天两次从古巴西部登陆,然后进入墨西哥湾。10月2日,丽丽快速增强,于当天下午达到四级飓风强度。此后气旋迅速减弱,于10月3日以一级飓风强度吹袭路易斯安那州,在朝内陆行进期间逐渐减弱,最终于10月6日消散。
截止2014年4月,飓风纳丁仍然是有纪录以来持续时间第四长的大西洋飓风,也是2012年大西洋飓风季的第14个热带气旋和第14个获得命名的风暴。纳丁于9月10日由佛得角以西的一股东风波发展而成,次日就已增强为热带风暴。系统起初向西北方向移动,然后转向北上,期间没有接近任何陆地。9月15日清晨,风暴在婉延向东行进的过程中达到飓风强度,之后由于垂直风切变的增强,纳丁于9月16日削弱成热带风暴。次日,风暴开始向东北方向前进并威胁到亚速尔群岛,但在到达该群岛前又于9月19日再度改变方向朝东南偏东行进,不过还是给几个岛屿带去了热带风暴强度的狂风。9月21日,系统在位于亚速尔群岛以南时开始向东南偏南方向曲折前进,并于当天晚些时候转变成不含热带天气系统特征的低气压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