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逐战车 编辑
驱逐战车,亦称猎,为装甲战斗车辆的一种。在原创国德国语境中则细分有重装甲的猎坦克和轻装甲的装甲猎车,前者如猎豹和猎虎;英语则将这两者统一归类为“驱逐战车”。
1
相关
四号驱逐战车是一种驱逐战车,为利用四号坦克底盘发展出的三种主要衍生型之一。本车系用以替代三号突击炮,其开发违反了装甲兵总监海因茨·古德里安的期望。古德里安认为不必要转移四号坦克的生产资源,因为三号、四号突击炮能够充分胜任它们的角色。
一式炮战车是日本帝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用九七式中战车改装的一种驱逐战车,主要用于反坦克作战。
三式炮战车是一款日本陆军曾于二战中使用过的驱逐战车,用以取代当时正在生产的一式炮战车。因为它的战斗室是全封闭的,故它能为成员提供更好的防护,
一号驱逐战车是德军二战中所使用的第一款驱逐战车。它是在移除炮塔的一号坦克的底盘上安装了一门捷克斯柯达公司生产的Pak 38(t)反坦克炮。它的设计旨在对付法军类似于B1坦克的重型装甲。在之后的作战中,这种车辆发挥的作用也比过时的I号坦克要大。在1940年3月到1941年2月,一共有202辆一号坦克改装为了一号驱逐战车。它们曾经参与法国战役、北非战役,并在之后的东线战场服役。
一号坦克是纳粹德国于1930年代研制的一款轻型战车或小战车,缩写为“PzKpfw I”,其官方军械署赋予的编号为SdKfz 101。一号战车自1932年开始设计,并于1934年开始大量生产,它原先仅作为德军建构新一代的装甲战斗与技术时所使用的训练车辆,但后来将其投入了西班牙内战、二战的波兰、法国、苏联、北非战场以及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使用。一号战车于西班牙累积了使用经验,帮助德军分别于1939年和1940年击败了波兰与法国,到了1941年,一号战车的底盘被用于制造突击炮和驱逐战车。尔后,他国将一号战车进行升级改装来延长其服役寿命,它在西班牙军队中一直服役到1954年。
一号驱逐战车是德军二战中所使用的第一款驱逐战车。它是在移除炮塔的一号坦克的底盘上安装了一门捷克斯柯达公司生产的Pak 38(t)反坦克炮。它的设计旨在对付法军类似于B1坦克的重型装甲。在之后的作战中,这种车辆发挥的作用也比过时的I号坦克要大。在1940年3月到1941年2月,一共有202辆一号坦克改装为了一号驱逐战车。它们曾经参与法国战役、北非战役,并在之后的东线战场服役。
一号坦克是纳粹德国于1930年代研制的一款轻型战车或小战车,缩写为“PzKpfw I”,其官方军械署赋予的编号为SdKfz 101。一号战车自1932年开始设计,并于1934年开始大量生产,它原先仅作为德军建构新一代的装甲战斗与技术时所使用的训练车辆,但后来将其投入了西班牙内战、二战的波兰、法国、苏联、北非战场以及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使用。一号战车于西班牙累积了使用经验,帮助德军分别于1939年和1940年击败了波兰与法国,到了1941年,一号战车的底盘被用于制造突击炮和驱逐战车。尔后,他国将一号战车进行升级改装来延长其服役寿命,它在西班牙军队中一直服役到1954年。
追猎者式驱逐战车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利用捷克斯洛伐克的Panzer 38(t)的底盘研发而来的一种驱逐战车
四号坦克,或称IV号坦克,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生产的一款中型坦克。它原本设计目的是支援步兵,并且与专门执行反战车任务的三号坦克协同作战。在三号坦克的整体性能逐渐不敷二次大战中期装甲战斗需要时,四号坦克因所使用的技术较为成熟而比三号坦克有更大的改良空间,因此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四号战车逐渐成为装甲师装备的主力车种。四号坦克较大的改良空间亦使其较为容易改装,既有改造为突击炮、驱逐战车,也有改造为弹药运送车、架桥坦克等,成为用途最广泛的坦克。从投产至二战结束,德国共制造了逾8,800辆四号坦克或其改造型。四号坦克参加了几乎所有战役,而且表现出相当的可靠性,没有像豹式坦克初期型号有大量的技术问题,就数量、服役时间来看,这型战车才是德国装甲兵的主力,因此被德军装甲兵昵称为“军马”。四号坦克除了由德国自行使用,亦有出口至其它国家,甚至二战结束后仍有国家将其投入战争。
一号坦克是纳粹德国于1930年代研制的一款轻型战车或小战车,缩写为“PzKpfw I”,其官方军械署赋予的编号为SdKfz 101。一号战车自1932年开始设计,并于1934年开始大量生产,它原先仅作为德军建构新一代的装甲战斗与技术时所使用的训练车辆,但后来将其投入了西班牙内战、二战的波兰、法国、苏联、北非战场以及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使用。一号战车于西班牙累积了使用经验,帮助德军分别于1939年和1940年击败了波兰与法国,到了1941年,一号战车的底盘被用于制造突击炮和驱逐战车。尔后,他国将一号战车进行升级改装来延长其服役寿命,它在西班牙军队中一直服役到195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