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士 编辑
高力士,本名冯元一,是中国唐代的著名宦官。其先祖自言源于北燕皇族的长乐冯氏,曾祖冯盎流落岭南,因缘际会之下成为高州獠人酋长。其父冯君衡因罪而被抄家。年未满十岁的冯元一也宫刑入宫,由宫中女官抚养。他从文林郎、宣教博士做起,升内府丞。武则天内侍省宦官高延福收他为养子,赐姓高氏,是为“高力士”。后追随李隆基发动唐隆之变,杀死韦皇后安乐公主,拥立唐睿宗复辟。李隆基获禅位而称帝,是为玄宗。高力士又参与封禅泰山,平定王𫟹之乱,安史之乱随玄宗入蜀,平定南营叛乱,官至内侍监,封齐国公,是唐玄宗心腹太监之首。高力士一生对玄宗忠心耿耿,敢于直言劝谏,有“事君之美”的赞誉,凭借自己的不断努力,得势后为其家族平反。安史之乱后,唐肃宗即位,在上元初年将他贬到巫州宝应元年被赦免回京,半路至朗州龙兴寺时,得到玄宗驾崩的消息,哀痛而亡,年73岁。16年后,唐代宗追念高力士侍奉玄宗有功,追赠他为扬州大都督,陪葬玄宗唐泰陵
3
相关
冯君衡,表字正平,高州人。武周潘州刺史,唐朝赠潘州刺史、广州大都督。北燕冯氏之后,越国公冯盎之孙、高力士之父。妻子越国夫人麦氏,两人育有三子一女,长子高元琎、次子高元珪、三子高力士
唐玄宗开元十八年严安之担任河南县县丞,喜欢抽打囚犯打完后不让起来,等到肿胀郁结时,再重重的打,血流遍地,痛苦欲死,他却眉开眼笑,和他之前的酷吏王钧相似。开元二十三年正月十八日,都城大酺三日。玄宗登五凤楼酺宴,观看的人喧哗,无法奏乐,金吾军士挥动棍棒击打,无法阻止;玄宗于是不高兴。高力士奏请河南县丞严安之为官严厉,为百姓所畏惧,请派他负责;玄宗同意了。严安之抵达后,用手板绕场画地为线,说:“越过这条线的,处死!”于是坚持了三天,人们指着他画的线互相警告,没有敢越过的。
高延福,唐代宦官,他是唐玄宗时期著名宦官高力士的养父。高延福历事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四朝皇帝,担任过宫廷七种职务,开元十四年终于长安来庭里,享年六十四,高力士作为他的养子,将他葬在长乐原,并为他立碑”。
冯弘逃亡高句丽之时,派遣族人冯业带领三百人渡海至刘宋,因此留居番禹新会,自冯业至其孙冯融,三代都做了太守和刺史,由此开启了岭南冯氏在岭南的渊源。其后代、孙冯宝与岭南当地俚人领袖冼英结为夫妻,使岭南冯氏成为世居当地的豪酋,至隋末唐初的冯盎时,冯氏势力已经非常强大,一度占据岭南大部,成为隋末唐初岭南最有实力的豪族。唐玄宗朝著名宦官、开府仪同三司兼内侍监上柱国齐国公赠扬州大都督高力士是其后代。
冯盎,字明达,隋唐年间人,高州良德县人。北燕长乐冯氏后裔、冯宝与冼夫人之孙、唐朝高力士的曾祖父。唐朝越国公。
崔惠童是右骁卫将军、冀州刺史崔庭玉之子,崔惠童娶唐玄宗之女晋国公主,为驸马都尉。天宝十一载,安禄山、哥舒翰、安思顺到长安朝见,唐玄宗让高力士在京城东驸马池亭宴会。崔惠童官至银青光禄大夫、卫尉卿。杜甫有《崔驸马山亭宴集》,钱谦益注:“山亭,即京城东驸马崔惠童山池也。”《全唐诗》卷二五八存崔惠童诗一首《宴城东庄》:“一月主人笑几回,相逢相识且衔杯。眼看春色如流水,今日残花昨日开。”
袁仁敬,字道周。襄阳人,郡望为陈郡阳夏县。神功元年绝伦科进士。初授汤阴县尉,转尉氏县、福昌县县尉。升任大理评事,转司直丞。仁敬性格精果利断、恢弘历落。维护法律时不屈不挠,得到了朝中上下一致的好评。开元十三年,由唐玄宗亲自选任为杭州刺史,同辈十一人临行前,玄宗与宰相、诸王一同送行,并命高力士为仁敬等人作诗。开元二十一年七月三十日,时任大理少卿的袁仁敬去世于长安宣阳里私宅,享年七十一岁。他死后,囚犯们都为此恸哭,他们将仁敬视为能够陈诉冤屈的慈亲,因此非常之悲伤。仁敬在世时与张九龄友善,且始终不渝。
贵妃醉酒》又名《百花亭》,源于清朝乾隆时花部地方戏《醉杨妃》的京剧剧目,是梅派代表剧目。写的是唐玄宗宠妃杨贵妃与明皇约在百花亭赴筵,久候明皇不至,原来他早已转驾西宫。贵妃羞怒交加,万端愁绪无以排遣,遂命高力士、裴力士添杯奉盏,饮致大醉,怅然返宫。该剧经梅兰芳加工点缀,成为“梅派”经典演出剧目之一。
冯盎,字明达,隋唐年间人,高州良德县人。北燕长乐冯氏后裔、冯宝与冼夫人之孙、唐朝高力士的曾祖父。唐朝越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