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孝文帝 编辑
魏孝文帝元,原姓拓跋氏河南郡洛阳县人,是魏献文帝的长子,北魏第七位皇帝,后改姓“元”,在位28年,年号太和。其所推行的孝文帝改革,以汉化运动为主体,俗称孝文汉化,其改革措施有利于鲜卑族融入汉族,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2
相关
魏孝静帝元善见,河南郡洛阳县人,魏孝文帝元宏曾孙,清河文宣王元亶嫡子,母清河王妃胡智,南北朝时期东魏唯一一代皇帝。政权被高欢父子控制。
太和五铢是北魏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发行的圆形方孔钱,直径2.6厘米,重量为3.5克。由于甘肃武威地处河西走廊,属于丝绸之路要道,在这里出土不少太和五铢。
北魏孝文帝改革,俗称孝文汉化,是指在南北朝时期,北魏的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政治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变革官制和法律,迁都洛阳,改易汉族习俗等。
魏文帝元宝炬,河南郡洛阳县人,魏孝文帝元宏之孙,京兆王元愉第三子,母杨奥妃,南北朝时代西魏建立者。政权被宇文泰父子控制。
冯令华生于太和十一年,曾祖北燕昭文帝冯弘,祖太宰燕宣王冯朗。姑母文成文明皇后,两个姐姐魏孝文帝的孝文废皇后和孝文幽皇后。正始二年,年十九岁。正始三年正月,魏宣武帝派中侍中兼大鸿胪卿策拜冯令华为任城国妃。嫁给任城王元澄,子元彝。神龟二年十二月,元澄薨。冯令华被策拜为太妃。武定四年四月初四日丙子日,因病卒于宅邸,时年六十岁。武定五年十一月十六日已酉,葬于邺城西岗漳水之北。
叔孙建,鲜卑姓乙旃氏,鲜卑名幡能健,魏孝文帝孝文帝改革后,乙旃被改汉姓叔孙,才开始被称作叔孙建。《宋书》称其为涉归幡能健、乙旃眷,代人。北魏初年重要将领,多次参与进攻南朝宋的战事。
清河崔氏,是中国中古时代一个以清河郡为郡望的崔姓士族,汉末三国时期开始崛起为山东望族。北魏时,魏孝文帝分定姓族,清河崔氏与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称为四姓。在唐朝,为五姓之一,清河崔氏有十二名宰相。
北魏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置南巨鹿郡,属定州。太和十八年,南巨鹿郡属相州,后改为南赵郡,治所在平乡县。孝昌二年兼置殷州。东魏沿置,领六县:平乡、南乐、巨鹿、柏人、广阿、中丘,32046户,150113口。辖境相当今河北内丘县、任县、平乡县、巨鹿县、隆尧县等地。北齐天保二年改为赵州,天保七年废赵州。北周时治所在广阿县,下辖广阿、平乡、南栾、柏人四县。隋文帝开皇三年废除,广阿入赵州,平乡、南栾、柏人入邢州。
内都坐大官与中都坐大官、外都坐大官合称三都大官,掌重要案件的审理,并主司品官。任职者多为宗室诸王、外戚及胡汉重臣,权势很大。属官有内都下大夫、内都坐令等。祭吊时位在三公及尚书令之上。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改制后罢。
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五年,阿豺的儿子纬代被杀,吐谷浑玑的祖父吐谷浑头颓和叱力延兄弟八人投靠北魏。于是世居洛阳。吐谷浑玑二十岁时袭父爵,内侍宫廷,授任直寝奉车都尉,汶山侯。他处武怀文,博畅群籍,善文艺,爱琴书。熙平元年岁在丙申六月丙申朔廿日乙卯,吐谷浑玑薨于京师洛阳。十一月甲子朔廿一日甲申葬于魏孝文帝大陵之东北。赠使持节、宁朔将军、河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