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鳃 编辑
鱼鳃是鱼类,位于其部左右。鳃中有蛋白丝结构,其中含有毛细血管以交换氧气二氧化碳。它们通过将含有氧气的水由嘴吸入鳃中来获取之,一些鱼类毛细血管中血液流向与水流相反,可以造成逆流交换,最终将含氧量减少的水从鳃中排出。
1
相关
广东粘体虫为碘泡科碘泡虫属的一种动物,1998年由中国动物学家陈启鎏发表于《中国动物志》,最初被归入粘体虫属,但该属后来被视为碘泡虫属的异名。本种最早于1956年7月于广东省南海县九江镇大正村的养殖鱼池中被采集,1976年又于湖北省汉阳县月湖农场的鱼池中被采集,分别在胡鲇、鲮与鲢的胆囊、体表与鱼鳃上发现。。本种具有两个短棒形的极囊,长约8.4微米,宽约3.8微米,两极囊的顶端相互靠近,极丝则盘绕7-9圈;孢子呈宽梨形,长约17微米,宽约11.9微米,厚约8.1微米。本种外形与同属的Myxobolus acutum接近,惟后者的孢子形状较接近圆形,且大小较小。
鳃耙是由鳃弓内缘衍伸而出的骨骼或软骨突起,主要用于保护鱼鳃或是滤取微小的猎物。鳃耙通常为两排并列,沿着鳃弓分布,不同种类的鱼其鳃耙在鳃弓上分布的数量、外型、间距差异甚大。鳃耙可以防止猎物自鳃弓之间的夹隙逃脱,或者能协助滤食性动物获得食物。
鱼头是鱼类的头部,从口部开始一直到鱼鳃的末端,包括鱼的眼睛、口、舌头、鼻孔、脑、鳃都是鱼头的一部分。鱼的心脏就在鳃底下,有时也被视为鱼头的一部分。有些文化将鱼头当作食物,或赋予宗教意义。
短拟叉齿毛鼻鲶,为辐鳍鱼纲鲶形目毛鼻鲶科的其中一种,为热带鱼类,分布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体长可达3公分,栖息在沙底质溪流底层水域,属寄生性鱼类,会进入其他鱼类的鱼鳃,有时会误入哺乳动物的尿道中,造成创伤,是世界最小的鲶鱼之一。
短拟叉齿毛鼻鲶,为辐鳍鱼纲鲶形目毛鼻鲶科的其中一种,为热带鱼类,分布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体长可达3公分,栖息在沙底质溪流底层水域,属寄生性鱼类,会进入其他鱼类的鱼鳃,有时会误入哺乳动物的尿道中,造成创伤,是世界最小的鲶鱼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