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形目 编辑
鹦形目在动物分类学上是鸟纲中的一个。本目包括大约342,划分成凤头鹦鹉科鹦鹉科鸮鹦鹉三个。据统计,这三个鹦鹉科均有三分之一的物种濒临绝种。
1
相关
非洲灰鹦鹉又称灰鹦鹉或刚果灰鹦鹉,俗称灰鹦,是较为人熟知的一种中大型鹦鹉,也是鹦形目鹦鹉科的模式种,生活于野外者寿命 40 至 50 年。主要原生于非洲中部非洲及西部非洲低海拔潮湿的森林、雨林、海岸林、红树林或椰林。
微染色体是鸟类与部分爬行类、两生类及鱼类细胞中一类较小的染色体,其中以鸟类的微染色体数量最多,鸟类通常具有约双倍体 = 80条染色体,其中仅7至10对染色体为易于鉴别的大型染色体,其他均为微染色体;隼形目和鹦形目鸟类的一些微染色体彼此融合,因此染色体的总数较少;哺乳类、鳄目与蛙类则无微染色体。有研究发现有些龟鳖类决定性别的ZW性别决定系统为微染色体。
黄连国家公园是越南的国家公园,位于该国西北部,成立于2002年7月12日,面积298平方公里,有鸫科、鹦形目鹦形目等约350种鸟类栖息,最高点番西邦峰海拔高度3,143米。
攀禽是鸟类六大生态类群之一,涵盖了:鸟类传统分类系统中鹦形目、鹃形目、雨燕目、鼠鸟目、咬鹃目、夜鹰目、佛法僧目、䴕形目的所有种。攀禽包括夜鹰、鹦鹉、杜鹃、雨燕、翡翠、翠鸟、啄木鸟、拟啄木鸟等等次级生态类群。
微染色体是鸟类与部分爬行类、两生类及鱼类细胞中一类较小的染色体,其中以鸟类的微染色体数量最多,鸟类通常具有约双倍体 = 80条染色体,其中仅7至10对染色体为易于鉴别的大型染色体,其他均为微染色体;隼形目和鹦形目鸟类的一些微染色体彼此融合,因此染色体的总数较少;哺乳类、鳄目与蛙类则无微染色体。有研究发现有些龟鳖类决定性别的ZW性别决定系统为微染色体。
短尾鹦鹉属在动物分类学上是鸟纲鹦形目鹦鹉科中的一个属,是产于南亚热带地区的小型鹦鹉,包括14种:
绿颊锥尾鹦鹉 ,又名绿颊鹦哥,是Pyrrhura属的一种小型鹦形目,属于新大陆鹦鹉亚科Arinae中的长尾鹦鹉。术语"小太阳"通常用于这只鹦鹉及其作为观赏鸟类中的亲属。它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森林。
紫蓝金刚鹦鹉是金刚鹦鹉属中,以至到鹦形目中体型最大的种,但它们的体重不及新西兰的鸮鹦鹉。它们独特的体型、颜色和行为,使其成为金刚鹦鹉属中最受自然学家注目的品种,不幸的是,宠物饲养者也同样喜爱紫蓝金刚鹦鹉。鸟类贸易的需求对野生鹦鹉的数目造成严重的威胁。
叫鹤科为叫鹤目的一科,现仅存2属2种,分别为红腿叫鹤以及黑腿叫鹤。曾被认为和鹤科为近亲,但现在分类上被认为其实较接近于隼形目、鹦形目、雀形目和现已绝种的骇鸟。叫鹤是一种大型鸟类,叫声洪亮,外貌和习性与蛇鹫相似。以昆虫、蛇、蜥蜴、蛙、鼠、小鸟等小动物为食。为南美洲的特有种,栖息于巴西、玻利维亚、阿根廷、巴拉圭与乌拉圭的草地、草原、干燥林地与开阔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