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栗坡县 编辑
麻栗坡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下属的一个。面积2395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27万人。县政府驻麻栗镇。
6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布标族是越南官方认定的53个少数民族之一。根据越南1999年越南人口普查,布标族只有705人,居住于最北部的河江省的同文县、安铭县和北糜县。在与河江省交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麻栗坡县,也有数百人自称“普标”、“布标”或“嘎标”,但被中国政府划归彝族普标人。
畴阳河,位于中国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是盘龙河左岸支流,发源于西畴县兴街镇龙坪村委会狭沟寨,蜿蜒向西北流至革机中寨转南流,经清河村、戈木村,至兴街村转东南流,经老街村、安乐村等地,过安乐村委会漂漂大寨后进入麻栗坡县,继续东南流经麻栗镇盘龙村、县城城区,出县城后进入中山峡谷,经茅草坪村委会大岩阡,至天保镇小寨村委会下糊田东南汇入盘龙河马鹿塘水电站库区。河长61.3,落差1069米,流域面积720.8平方千米。年均径流量3.50亿立方米。流域地处岩溶石山区,峰丛地貌起伏。
红仡佬语是一种濒危仡佬语,分布在越南河江省2个村。云南麻栗坡县也有1-2名使用者。
八布河,为红河支流泸江的支流沔江上游中国境内河段名称。该河发源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董马乡,向西南流经法斗乡后,转向东流入麻栗坡县八布乡,于达干附近流入越南河江省,改名沔江。随后转向南流,于河江市注入泸江。
砚广壮语,又称侬壮语,是壮语的一种,属中部台语支,通行于中国云南省文山州的砚山县、广南县、西畴县、麻栗坡县、马关县、文山市一带,越南河江省也有分布,使用人数大约有50万人左右。越南岱依族的语言岱依语和砚广壮语很相近。
南利河又称普梅河,流经中国云南省东南部和越南西北部,是盘龙河左岸支流。发源于中国云南文山州砚山县县城江那镇以南的姑娘山,蜿蜒南流至盘龙彝族乡翁达村观音洞流入地下,暗河长3千米,出流后经砚山县八嘎乡称“八嘎河”,东南流至八嘎乡三星村转东流,进入西畴县,经西畴县鸡街乡称鸡街河,经广南县和麻栗坡县边界称“大河”,转南流成为麻栗坡县和富宁县界河,始称“南利河”。南利河在富宁县木央镇西南成为中越两国界河,于富宁县田蓬镇西北出国境流入越南,南利河在越南境内称儒桂河,于宣光市以北汇入盘龙河。南利河中国境内河长185.7千米,落差1386.8米,流域面积3716.6平方千米。流域内喀斯特峰从、洼地与地下暗河发育。
彝语东南部方言,是彝语的一种方言,使用人数40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东南部。分布范围东至广南县、富宁县,南至马关县、麻栗坡县,西至弥勒县、开远市、蒙自市,与南部方言区接界,北至师宗县、昆明市,与东部方言区接界。
布标族是越南官方认定的53个少数民族之一。根据越南1999年越南人口普查,布标族只有705人,居住于最北部的河江省的同文县、安铭县和北糜县。在与河江省交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麻栗坡县,也有数百人自称“普标”、“布标”或“嘎标”,但被中国政府划归彝族普标人。
老山是中越边界上的一处有七个山峰的小型山脉。2013年的报道称,现分属中越两国。在以数字命名的七个山峰中,主峰4号高地是中越国界骑线点,中国方面拥有1号、2号、3号高地,在行政上属云南省麻栗坡县
盘龙江,是红河支流泸江上游中国境内河段名称。盘龙江上游为稼依河,发源于云南省砚山县平远镇。该河自西北向东南流经文山市、西畴县、马关县、麻栗坡县,于麻栗坡县天保镇附近流入越南境内,改称泸江,最终在富寿省越池市注入红河。主要支流有稼依河、木底河、麻栗坡河、马龙河等。中国境内干流河长235公里,流域面积5,400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