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望 编辑
黄公望,表字子久,大痴、大痴道人、一峰道人,平江路常熟州人,元朝画家
2
相关
金陵九子即董其昌、陈继儒、王思任、杨龙友、黄公望、倪瓒、王时敏、夏云鼎、孔尚任九人的合称。
桐庐县是杭州市的下辖县,位于中国浙江省西北部、富春江沿岸,和下游的富阳区一起是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的实景地。
元四家,或元四大家,是指元代山水画的四个代表画家。有两个说法,明代中叶被认为是:赵孟𫖯、吴镇、黄公望、王蒙四人;明末董其昌等文人则认为,赵孟𫖯应有更高的地位,遂替换上了倪瓒,形成了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人的另一种说法。他们都是以擅画山水画而闻名,是明清以来山水画家心中的旗帜型人物,对中国山水画发展有重要影响。
吴镇,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梅沙弥等,浙江省嘉兴魏塘桥人,元代画家。与黄公望、王蒙、倪瓒并称“元四家”。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的作品,创作于1347年至1350年,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山和水的布置疏密有致,墨色浓淡干湿并用,用墨秀润淡雅,但气度不凡、极富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获后世赞誉为“画中之兰亭”、“山水画第一神品”,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总长约690公分,画作非一气呵成,黄公望在题跋提到这幅画从至正7年一直画到至正10年,他会随身带着依兴致添加笔墨,反复画了好几年,使“富春山居图”前段和后段不尽相同。
恽本初字道生,改名向,号香山。常州市人。明末画家、竟陵派文人。天启四年,曾在北京与谭元春兄弟等人结成长安古意社,后加入复社。崇祯十六年,被推举为察举。本初的画师法前代董源、巨然的画风。宋荦评价其画时认为,本初早年用笔气力深沈,晚期则内敛悠远。黄宾虹将其措于倪瓒、黄公望之间。龚柴丈认为,恽本初的笔法得到了董源的真传。徐沁的《明画录》评价他的画时称:“画山水全师子久,苍老雄浑。运笔处,悉以草圣书法相通,生趣勃勃。真士家最胜一流也。”其堂侄为恽寿平。
恽本初字道生,改名向,号香山。常州市人。明末画家、竟陵派文人。天启四年,曾在北京与谭元春兄弟等人结成长安古意社,后加入复社。崇祯十六年,被推举为察举。本初的画师法前代董源、巨然的画风。宋荦评价其画时认为,本初早年用笔气力深沈,晚期则内敛悠远。黄宾虹将其措于倪瓒、黄公望之间。龚柴丈认为,恽本初的笔法得到了董源的真传。徐沁的《明画录》评价他的画时称:“画山水全师子久,苍老雄浑。运笔处,悉以草圣书法相通,生趣勃勃。真士家最胜一流也。”其堂侄为恽寿平。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的作品,创作于1347年至1350年,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山和水的布置疏密有致,墨色浓淡干湿并用,用墨秀润淡雅,但气度不凡、极富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获后世赞誉为“画中之兰亭”、“山水画第一神品”,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总长约690公分,画作非一气呵成,黄公望在题跋提到这幅画从至正7年一直画到至正10年,他会随身带着依兴致添加笔墨,反复画了好几年,使“富春山居图”前段和后段不尽相同。
吴镇,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梅沙弥等,浙江省嘉兴魏塘桥人,元代画家。与黄公望、王蒙、倪瓒并称“元四家”。
恽本初字道生,改名向,号香山。常州市人。明末画家、竟陵派文人。天启四年,曾在北京与谭元春兄弟等人结成长安古意社,后加入复社。崇祯十六年,被推举为察举。本初的画师法前代董源、巨然的画风。宋荦评价其画时认为,本初早年用笔气力深沈,晚期则内敛悠远。黄宾虹将其措于倪瓒、黄公望之间。龚柴丈认为,恽本初的笔法得到了董源的真传。徐沁的《明画录》评价他的画时称:“画山水全师子久,苍老雄浑。运笔处,悉以草圣书法相通,生趣勃勃。真士家最胜一流也。”其堂侄为恽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