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改道 编辑
黄河改道指黄河河道发生较大幅度的变迁。历史上,黄河一向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民间常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说法。改道最北时,流经海河,出大沽口;最南时,流经淮河,汇入长江。据历史记载,公元前602年至1946年间,黄河决口泛滥1593次,发生较大改道共26次,其中有6次影响巨大,称为“六大迁徙”,涉及今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五省。历史上黄河改道,除了极少数时候是由于人为原因直接造成的以外,基本上是黄河自行溃决而成的,多发生在唐代以后。
1
相关
中国水灾史,中国水灾频仍。其中黄河改道为烈,江淮水灾之次。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每年从黄土高原带走16亿吨黄沙。因此黄河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1194年至1855年间黄河以淮河的河道作出海口,史称“黄河夺淮”。公元前602年,“黄河第一次决口”于今滑县东北,河道向东迁移80公里,由今黄骅入渤海,史称汉志河。
黄河夺淮指的是黄河在南宋建炎二年至清咸丰五年间以淮河的河道作出海口的黄河改道历史。
中国水灾史,中国水灾频仍。其中黄河改道为烈,江淮水灾之次。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每年从黄土高原带走16亿吨黄沙。因此黄河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1194年至1855年间黄河以淮河的河道作出海口,史称“黄河夺淮”。公元前602年,“黄河第一次决口”于今滑县东北,河道向东迁移80公里,由今黄骅入渤海,史称汉志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