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杆菌 编辑
鼠疫杆菌是一种杆菌,属于肠杆菌科耶尔辛氏菌属,同时也是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性鼠疫的病原体。所有的类型都在人类历史上造成严重的伤亡。
1
相关
第二次鼠疫大流行,是指从欧洲黑死病开始的世界上一系列重大鼠疫疫情,大约从14世纪起一直延续到18世纪末或19世纪初。 1347年起,黑死病在四年内导致欧洲7500万-2亿人死亡,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30%-60%。尽管在黑死病之后,鼠疫在大部分地区消退,但时常出现地方性流行病。17世纪起,一系列重大鼠疫疫情再度疾病爆发,直至18世纪末及19世纪初。 此后,19世纪中叶,鼠疫杆菌的一种新毒株在亚洲地区导致第三次鼠疫大流行。
伦敦大瘟疫是一场1665年至1666年间发生在英国的大规模传染病爆发,是第二次鼠疫大流行的疫情,超过10万人死于这次流行病,足足相当于当时伦敦人口的五分之一。该次的疾病后来被确认为是腺鼠疫,一种由鼠疫杆菌造成并以跳蚤为载体的细菌感染。与1347年至1353年期间侵袭全欧洲,并导致最少7,500万人死亡的黑死病相比,伦敦大瘟疫的规模要小得多,这场前后扰攘大约一年的流行病被人们形容为大灾难的原因,很大程度是由于它已经是英国本土最后一次广泛蔓延的鼠疫,之后随着英国政府着手改善地区卫生条件,鼠疫对英国民众的威胁也逐渐消失。
第一次鼠疫大流行,也称中世纪前期瘟疫,是旧大陆的第一次鼠疫大流行,由鼠疫杆菌致病。541年,查士丁尼大瘟疫成为此次大流行的开端,直至750年或767年才结束。查士丁尼大瘟疫共造成1500万-1亿人死亡。此后,有记录的还有15-18波主要疫情。 第一次鼠疫大流行主要影响了地中海盆地的国家,但也感染了近东和北欧的部分地区。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的名字时常被作为古典时代晚期疫情的统称,也包括最早的“查士丁尼大瘟疫”。
腺鼠疫,又称淋巴腺鼠疫,是三种鼠疫之一,是由鼠疫杆菌所致的传染病。鼠疫通常先在鼠类或其他啮齿类动物中流行,然后再通过鼠、跳蚤叮咬传给人;当发展成肺鼠疫时,亦可以在人同人之间传播。接触此菌3至7天后会出现类似于流感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呕吐。细菌侵入皮肤处周围的淋巴结肿大疼痛,有时甚至会爆开。
河内医科大学位于河内市,是越南最古老的大学。大学于1902年由法国人在法国殖民时期以“印度支那医学院”之名成立。大学的第一任校长是亚历山大·耶尔森,他是腺鼠疫或害虫的杆菌发现者之一,故此鼠疫杆菌的正式学名是以耶赫森氏菌命名。
变形菌门是细菌中主要的一门,包括很多病原菌,如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鼠疫杆菌、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等著名的属。也有自由生活的种类,包括很多可以进行固氮的细菌。
亚历山大·埃米尔·约翰·耶尔森,又译、,瑞士裔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医生和细菌学家。他是鼠疫杆菌的发现者之一,因此鼠疫杆菌的正式学名以Yersinia pestis命名。
1894年香港鼠疫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第三次鼠疫大流行”中的一次重要爆发。1894年5至10月,在香港大流行的鼠疫导致2000人以上丧生,三分之一的人口逃离香港。此后至1926年的30年间,鼠疫几乎每年都在香港出现,总共导致超过2万人死亡。通过香港的海上交通,源于中国云南省的这次鼠疫大流行在1894年以后辗转传播各地,最终遍及全球所有有人类居住的各洲。另一方面,细菌学家在1894年首次在香港分辨出导致鼠疫的病源体鼠疫杆菌,为防治鼠疫开始了重要的一步。
1894年香港鼠疫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第三次鼠疫大流行”中的一次重要爆发。1894年5至10月,在香港大流行的鼠疫导致2000人以上丧生,三分之一的人口逃离香港。此后至1926年的30年间,鼠疫几乎每年都在香港出现,总共导致超过2万人死亡。通过香港的海上交通,源于中国云南省的这次鼠疫大流行在1894年以后辗转传播各地,最终遍及全球所有有人类居住的各洲。另一方面,细菌学家在1894年首次在香港分辨出导致鼠疫的病源体鼠疫杆菌,为防治鼠疫开始了重要的一步。
亚历山大·埃米尔·约翰·耶尔森,又译、,瑞士裔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医生和细菌学家。他是鼠疫杆菌的发现者之一,因此鼠疫杆菌的正式学名以Yersinia pestis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