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又称老鼠或耗子,即鼠总科,是一种属于啮齿类的总科,其中含有仓鼠、沙鼠、大鼠,以及其他亲缘动物。它们广泛分布于南极以外的各个大陆。由于难以测定各分类群之间的关系,因此也有文献将所有鼠总科皆归类在鼠科之下。目前依据分子生物学种系发生学研究所作出的次分类,共有约280个属,以及至少1300个种。它们是少数与人类保持密切联系而繁盛的动物类群之一,这些动物几乎在世界各国皆可发现,其中有一部分也是重要的生物学模式生物,对人类的实验与研究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某些鼠类也是宠物鼠。
7
古氏拟鼠是生活在澳洲中部的一种鼠类,以约翰·古尔德的妻子为名。它们较黑鼠细小,以小群生活。它们会在丛林下掘约15厘米深的坑,在内中以干草筑巢。它们在欧洲殖民以先曾经很普遍,但自1840年代后就急速消失,可能是因猫的掠食所致。另外,它们也可能与入侵的大家鼠及小家鼠竞争,并受到带来的传染病及失去栖息地所影响。最后的标本是于1856年至1857年采集的,现时估计它们已灭绝。
鹿城褐家鼠冠状病毒是甲型冠状病毒属的一种病毒,于2015年在中国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的褐家鼠中发现,是继1949年发现的鼠冠状病毒之后,第二种在鼠类中发现的冠状病毒。
动脉炎病毒科是网巢病毒目的一个科,为具病毒包膜的正单链RNA病毒,病毒颗粒直径约为45-60奈米
,以马、家猪、负鼠、人类以外的灵长类与鼠类等脊椎动物为宿主,包括造成马呼吸道症状、倦怠、结膜炎与母马流产的马动脉炎病毒,造成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二型,造成猴出血热的猴出血热病毒,感染鼠类的乳酸盐脱氢酶提升病毒与感染负鼠的负鼠病毒等。
呼吸道病毒属是副黏液病毒科的一个属,属负链单股RNA病毒,共包含7种病毒,可感染人类、鼠类与家畜,一般透过呼吸道感染,可造成哮吼等急性呼吸道症状。
人类冠状病毒HKU1,是乙型冠状病毒属的一种病毒,可能是源于感染鼠类的病毒,于2005年1月由香港大学的研究团队发表,在香港两名肺炎患者的鼻咽分泌物中发现。
窟山鼠是生活在印尼弗洛勒斯岛的鼠类。于1996年它们被认为已经灭绝,但可能是于1500年以前就已经消失。它们只有一些亚化石碎片。它们被分类在自己的窟山鼠属中。
大耳窜鼠,又名大耳蹿鼠,是澳洲西南部穆尔河已灭绝的鼠类。它们细小如大家鼠,外观则像袋鼠。它们是以特大的后脚来跳跃移动的。
仙台病毒又称鼠呼吸道病毒、鼠副流感病毒一型与日本凝血性病毒,为副黏液病毒科呼吸道病毒属的一种病毒,属负链单股RNA病毒,以鼠类为宿主,不会感染人类与家畜。此病毒于1950年代在日本仙台市被发现,后来被用做病毒学研究的一种模式生物。
圣卢西亚巨稻鼠,又名圣卢西亚大稻鼠,是圣卢西亚一种已灭绝的鼠类。它们的大小如猫,腹部较其近亲安地列斯巨稻鼠的深色,爪子幼长。最后的圣卢西亚巨稻鼠是在饲养3年后的1852年在伦敦动物园死亡。它们可能是于19世纪末消失的。在伦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有存放其标本。
鼠冠状病毒是乙型冠状病毒属的一种病毒,为该属的模式种,属于乙形冠状病毒属支系A,一般以鼠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为受体感染鼠类细胞,包括感染小鼠的鼠肝炎病毒与感染大鼠的大鼠冠状病毒,两者皆分为许多不同病毒株,其致病毒力、传播方式与侵染的组织种类皆有所不同,除感染呼吸道、肝脏与肠道外,还有感染神经组织者。鼠冠状病毒为感染实验小鼠与实验大鼠的重要病原,其中鼠肝炎病毒是感染人类以外动物的冠状病毒中被研究最多者,为冠状病毒研究的模式生物,已被用作许多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