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代台湾 编辑
1950年代台湾在国共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中华民国政府迁台的背景下展开,为台湾经济初步复苏,政治充满白色恐怖的年代,也是台湾海峡两岸军事对峙最严峻的时期。经济上,因美国实行对中华民国援外法案;对在台中华民国政府提供经济与军事援助而让台湾获得从国共内战后重建机会。1951年之后,加上美军顾问团来台,军事获得防卫力量的台湾,经济更获稳固。获此机会,台湾中央与地方政府趁机配合推行三七五减租,稳定农业并扶植工业及中小企业。历年以来美国不断加强对台湾军事援助。美国对台湾之经济援助,至1956年增至12,000万美元。蒋氏政权领导下之台湾于各方面都有建设;影响深远者有九年国民义务教育之推行,三七五减租耕者有其田。此外,亦有推行农业机械化及农业技术改良,发展远洋渔业,兴建新型工厂,兴建国民住宅、大型水库、跨海和跨河大桥以及各地公路,并实施县市长与省议员选举及举行各地之村里民大会。
6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1970年代台湾所经历的最重大事件,为面临全球两次石油危机。与其他资本化国家相同,该两次危机导致了台湾经济衰退的危机。从1950年代台湾起,靠外贸支撑经济成长率的台湾面对此危机,采取“扩大公共建设”的方案。这里面,又以中华民国行政院长蒋经国所提出的十大建设最具代表性。1973年,十大建设建设计划正式展开;其计划包括中山高速公路、桃园国际机场、台中港、铁路电气化、中钢炼钢厂,核能发电、北回铁路、苏澳港、台湾国际造船造船厂及三轻石油裂解等工程。
阿不拉的三个女人》为2016年台湾制播的时代剧,由柯叔元、刘香慈、李珞晴、王瞳、余秉谚领衔主演。2014年11月12日开拍。2015年1月7日开镜,该剧递案2年、筹备半年,导演要求细腻、高规格,4K分辨率拍摄。本剧改编自杨丽玲所著小说《戏金戏土》。本剧获得行政院新闻局补助300万、中华民国文化部102年度高清电视节目补助3000万新台币。本剧演绎出台湾电影半世纪的兴衰起伏,故事从1930年代台湾至1950年代台湾当背景,场景主要以嘉义为主,其中大多选在大林万国戏院、民雄日式招待所一带等作为拍摄地点。本剧于2015年12月16日杀青,于2016年4月16日在嘉义大林万国戏院举行踩街活动与首映会,于4月17日晚间10点上档。
关颂声,男,广东番禺县人,中国建筑工程师、企业家、基泰工程司创办者、洪门份子,在1950年代台湾推动田径运动,被誉为“台湾田径之父”。
六张犁乱葬岗是一处位于台北市信义区六张犁的万人冢,埋葬于其中之骨骸多属1950年代台湾无人认领之戒严时代死难者遗体,也是台湾地区少数至今仍存留且经确认之白色恐怖死难者或被处死的共谍埋葬地点之一。
王石安,是一位出身安徽桐城的学者及工程师。他是1950年代台湾“王石安案”的主要人物之一。
《阿不拉的三个女人》为2016年台湾制播的时代剧,由柯叔元、刘香慈、李珞晴、王瞳、余秉谚领衔主演。2014年11月12日开拍。2015年1月7日开镜,该剧递案2年、筹备半年,导演要求细腻、高规格,4K分辨率拍摄。本剧改编自杨丽玲所著小说《戏金戏土》。本剧获得行政院新闻局补助300万、中华民国文化部102年度高清电视节目补助3000万新台币。本剧演绎出台湾电影半世纪的兴衰起伏,故事从1930年代台湾至1950年代台湾当背景,场景主要以嘉义为主,其中大多选在大林万国戏院、民雄日式招待所一带等作为拍摄地点。本剧于2015年12月16日杀青,于2016年4月16日在嘉义大林万国戏院举行踩街活动与首映会,于4月17日晚间10点上档。
六张犁乱葬岗是一处位于台北市信义区六张犁的万人冢,埋葬于其中之骨骸多属1950年代台湾无人认领之戒严时代死难者遗体,也是台湾地区少数至今仍存留且经确认之白色恐怖死难者或被处死的共谍埋葬地点之一。
六张犁乱葬岗是一处位于台北市信义区六张犁的万人冢,埋葬于其中之骨骸多属1950年代台湾无人认领之戒严时代死难者遗体,也是台湾地区少数至今仍存留且经确认之白色恐怖死难者或被处死的共谍埋葬地点之一。
1970年代台湾所经历的最重大事件,为面临全球两次石油危机。与其他资本化国家相同,该两次危机导致了台湾经济衰退的危机。从1950年代台湾起,靠外贸支撑经济成长率的台湾面对此危机,采取“扩大公共建设”的方案。这里面,又以中华民国行政院长蒋经国所提出的十大建设最具代表性。1973年,十大建设建设计划正式展开;其计划包括中山高速公路、桃园国际机场、台中港、铁路电气化、中钢炼钢厂,核能发电、北回铁路、苏澳港、台湾国际造船造船厂及三轻石油裂解等工程。
台中市吊脚楼群是建于1950年代台湾台中市柳川与绿川一带的违章建筑群聚落。
1949年国民政府撤退来台,来台中市退伍军人与家眷纷纷在绿川、柳川沿岸盖起简易居舍,于是台中市政府允许尚未安置的外省族群移民自建铁皮屋,柳川沿岸与绿川一带遂成数百户的聚落。于眷村建成后,移民又将房屋转卖给从乡村来到都市的台籍劳工家庭。因房舍紧邻河川,不但取水、用水方便,废弃物也直接排入。为维护都市景观,台中市政府于1970年代起进行计划性拆除,并协助居民迁居公共住宅。2010年,址于民生路最后的39户吊脚楼因台中铁路高架化进行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