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波 编辑
P波是在地震发生时最先被地震仪记录下来的地震体波。穿越地球内部的波被称为体波。相对于体波的是表面波。体波可以分为P波和S波。P波意指或是压力波。在所有地震波中,P波传递速度最快。因此发生地震时,P波最早抵达测站,并被地震仪纪录下来,这也是P波名称的由来。P波的P也能代表压力,来自于其震动传递类似声波,属于纵波的一种,传递时介质的震动方向与震波能量的传播方向平行
1
相关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地核之上,和地壳以莫氏不连续面为界,和地核间则以核幔边界为界。厚度约2900公里。化学成分主要是含铁、镁的硅酸盐,平均密度是3.3–5.5 g/cm。地函含石榴石、辉石、橄榄石及其他类型的岩石。占地球体积的83%,总质量的68%。由于P波及S波皆可通过地函,故推测地函主要为固体构成。地函可分成、及。
莫氏不连续面,有时简称莫荷面,是地球的地壳与地函的分界面。莫氏不连续面首先在1909年由克罗地亚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发现。他观察到地震波在此处波速会突然变快。莫氏不连续面几乎完全在岩石圈内; 只有在海洋中洋脊之下才能确定岩石圈-软流圈边界。莫氏不连续面在1909年被莫霍洛维奇首次确定,当时他观察到,从震源深度地震的震动图有两组P波和S波,一组沿着地球表面附近的直接路径,另一条被高度速度介质折射。
莫氏不连续面,有时简称莫荷面,是地球的地壳与地函的分界面。莫氏不连续面首先在1909年由克罗地亚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发现。他观察到地震波在此处波速会突然变快。莫氏不连续面几乎完全在岩石圈内; 只有在海洋中洋脊之下才能确定岩石圈-软流圈边界。莫氏不连续面在1909年被莫霍洛维奇首次确定,当时他观察到,从震源深度地震的震动图有两组P波和S波,一组沿着地球表面附近的直接路径,另一条被高度速度介质折射。
勒夫波是一种属于表面波的地震波,简称L波,波动方式为左右扭动前进。勒夫波是根据英国科学家乐甫命名的。其威力要远逊于P波和S波,速度也要比P波和S波慢。作为表面波,勒夫波只能在地壳中传播。
勒夫波是一种属于表面波的地震波,简称L波,波动方式为左右扭动前进。勒夫波是根据英国科学家乐甫命名的。其威力要远逊于P波和S波,速度也要比P波和S波慢。作为表面波,勒夫波只能在地壳中传播。
亚当–威廉姆斯方程是指一个用来确定密度的方程。该方程常用于确定地震波的速度与地球内部密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岩石的平均密度和P波、S波的速度的函数分布,它可以预测地球密度随深度的关系。该方程的模型假定地球是对称的、均匀的球形,并且处于流体静力的平衡中。该方程实际上也可以应用于具有该性质的球壳。它被认为是是重要地球内部模型之一,例如初步地球参考模型。
亚当–威廉姆斯方程是指一个用来确定密度的方程。该方程常用于确定地震波的速度与地球内部密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岩石的平均密度和P波、S波的速度的函数分布,它可以预测地球密度随深度的关系。该方程的模型假定地球是对称的、均匀的球形,并且处于流体静力的平衡中。该方程实际上也可以应用于具有该性质的球壳。它被认为是是重要地球内部模型之一,例如初步地球参考模型。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地核之上,和地壳以莫氏不连续面为界,和地核间则以核幔边界为界。厚度约2900公里。化学成分主要是含铁、镁的硅酸盐,平均密度是3.3–5.5 g/cm。地函含石榴石、辉石、橄榄石及其他类型的岩石。占地球体积的83%,总质量的68%。由于P波及S波皆可通过地函,故推测地函主要为固体构成。地函可分成、及。
勒夫波是一种属于表面波的地震波,简称L波,波动方式为左右扭动前进。勒夫波是根据英国科学家乐甫命名的。其威力要远逊于P波和S波,速度也要比P波和S波慢。作为表面波,勒夫波只能在地壳中传播。
S波是二种体波中之一。它是因地震而产生的,被地震仪记录下来。命名为波是因为它的速度仅次于P波。波也可以代表剪切波,因为波是一种横波,地球内部粒子的震动方向与震波能量传递方向是垂直的。波与P波不同的是,波无法穿越外地核。所以波的阴影区正对着地震的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