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 编辑
地球是太阳系中由内及外的第三颗行星,距离太阳149 597 870.7公里/1天文单位,是宇宙人类已知唯一存在生命天体,也是人类居住的星球,共有79.1亿人口。地球质量约为5.97×10公斤,地球半径约6,371公里,平均密度5.5 g/cm,是太阳系行星中最高的。地球同时进行自转公转运动,分别产生了昼夜四季的变化更替,一太阳日地球自转一周,一太阳年地球公转一周。自转轨道平面称为赤道面,公转轨道面称为黄道面,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地球仅有一颗自然卫星,即月球
2
相关
鲁坦726-8是最接近地球的联星恒星系统,是鲸鱼座最靠近的恒星,其中的一颗成员是著名的耀星 鲸鱼座UV。.
世界大地测量系统是一种用于地图学、大地测量学和导航的大地测量系统标准。WGS包含一套地球的标准经纬度、一个用于计算原始海拔数据的参考椭球体,和一套用以定义海平面高度的引力等位数据。
阿波罗十一号是人类首次登陆月球的载人航天任务,指令长尼尔·阿姆斯特朗与登月舱驾驶员巴兹·奥尔德林组成美国登月组于1969年7月20日20点17分乘“鹰号”阿波罗登月舱在月表着陆。6小时39分后,阿姆斯特朗在7月21日2点56分成为月表第一人,奥尔德林19分钟后跟进。两人在月表活动约135分钟,收集21.55公斤月岩样本带回地球。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表活动期间,指令舱驾驶员迈克尔·科林斯独自在“哥伦比亚号”服务与指令舱绕月轨道。指令长和登月舱驾驶员在月停留21小时36分,并为着陆点冠名“静海基地”,然后乘登月舱升空并与“哥伦比亚号”对接。
SN 1987A是1987年2月24日在大麦哲伦云内发现的一次超新星爆发,是自1604年开普勒超新星以来观测到的最明亮的超新星爆发,肉眼可见,位于蜘蛛星云的外围,距离地球大约51,400秒差距。由于是在1987年发现的第一颗超新星,因此被命名为“1987A”。SN 1987A爆发的光线于1987年2月23日到达地球,亮度于5月左右到达顶峰,视星等达3等,之后渐渐转暗。这是现代的天文学家在近距离观测到一颗超新星的第一次机会,提供了II型超新星的许多深入了解。
人造卫星,在不产生歧义的情况下亦称卫星,是由人类建造的航天器的一种,是数量最多的一种。人造卫星以太空飞行载具如运载火箭、航天飞机等发射到太空中,像天然卫星一样环绕地球或其它行星运行。通讯卫星就是在地球轨道上,放置卫星,以作为地面微波与广播站间的通信媒介。虽然通讯卫星的造价很高,但由于能传输大量的资讯,而且免除架设的费用,因此对于长距离的传输仍是最普遍与最经济的方法;因为一个通讯卫星所传播的地域相当的大,只要三个通讯卫星就能涵盖地球上大部分的地域。人造卫星除了自身具备的功能以外,也衍伸出太空垃圾的隐忧,值得后人关注与解决。
卫星,是环绕一颗行星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体。如地球的卫星是月球。不过,如果两个天体的质量相当,它们所形成的系统一般称为双行星系统,而不是一颗行星和一颗天然卫星。通常,两个天体的质心都处于行星之内。因此,有天文学家认为冥王星与冥卫一应该归类为单行星,但2005年发现两颗新的冥王星卫星,使问题复杂起来了。
南半球,是指地球赤道以南的地球半球。
箕宿三是一个位于人马座的双星系统,距离地球144.64光年。人马座εB亮度为14,和人马座εA相距32角秒。箕宿三是人马座中的“弓”的底部,也是“茶壶”座的底部。这个恒星已经脱离了主序星阶段,逐渐向着巨星演化.该星质量远远超过太阳,因此亮度达到了315个太阳亮度,总辐射波段光度则为太阳的430倍。它的半径已经膨胀至7个太阳半径,接下来数千万年内它将变得更红更大。
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或白垩纪末灭绝事件,俗称“恐龙大灭绝”,旧称为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简称K-T事件、K-T灭绝、K-Pg灭绝,是地球历史上的第五次以及最近一次大规模物种生物集群灭绝,也是在一般人类认知范围内最著名的一次灭绝事件。本次大灭绝发生于6600万年前,中生代白垩纪与新生代古近纪之间,并导致当时地球上的大部分动物与植物消失,包含所有的恐龙、沧龙科、蛇颈龙目、翼龙目、菊石亚纲以及多种的植物,也都在这次事件中集体灭绝。哺乳动物与鸟演则存活下来,并辐射演化,成为新生代的优势动物。
岩石圈位于地球的表层,薄而坚硬。岩石圈在软流圈之上,包含部分上地幔和地壳。地壳在地幔之上,由莫氏不连续面作为分界。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岩石圈并非整体一块,而是由许多板块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