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尊称县太爷、县大老爷,雅称为县尹、县宰、百里侯、邑侯、邑宰、邑令等。是中国古代县级行政区划的最高官员名称,掌握所管辖区域的行政、司法、审判、税务、兵役等大权。县令下设县丞、主簿、县尉、典史等。宋代以其他官职“知某县事”,简称知县,事实上为一县长官;明清时,知县为正式官名,正七品。但人们习惯称呼知县为“县令”,或使用“明府”、“令君”等雅称。
程颢,字伯淳,号明道。世称明道先生,北宋学者、政治家,北宋嘉祐二年进士,历官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宗宁寺丞等职。后追封“豫国公”,配祀孔庙。
孝恭章皇后孙氏,山东邹平市人。父亲孙忠,永城县主簿,封会昌伯。明宣宗朱瞻基第二任皇后,初封为贵妃。明英宗生母,常德公主生母,顺德公主、永清公主庶母。
县令,尊称县太爷、县大老爷,雅称为县尹、县宰、百里侯、邑侯、邑宰、邑令等。是中国古代县级行政区划的最高官员名称,掌握所管辖区域的行政、司法、审判、税务、兵役等大权。县令下设县丞、主簿、县尉、典史等。宋代以其他官职“知某县事”,简称知县,事实上为一县长官;明清时,知县为正式官名,正七品。但人们习惯称呼知县为“县令”,或使用“明府”、“令君”等雅称。
宗元饶少年好学,以孝顺尊敬长辈著名。南梁年间出身本州主簿,迁任征南府行参军,转为外兵参军。司徒王僧辩建立幕府,他与沛国刘师知一同担任主簿。陈武帝受禅建立南陈,除授晋陵县令,入朝任职尚书功论郎;出使北齐回国后,出任廷尉正,转迁太仆卿,领任本邑大中正,中书通事舍人。不久改任廷尉卿,加通直散骑常侍,兼官尚书左丞。当时陈宣帝刚即位,致力军国事务,事无巨细都咨询宗元饶,在御史台号称称职。
鲍德,东汉上党屯留人。太尉鲍昱之子。鲍德担任南阳太守时,全国各地普遍荒灾,只有南阳丰收,因而鲍德被当地人民称为“神父”。南阳的郡学荒废了很久,鲍德于是装修学舍,备好祭祀时需要的俎豆和黻冕。鲍德又举办宴会招待国老和儒生。当时张衡也在鲍德手下担任主簿。鲍德在职九年后,担任大司农,并在任内去世。崔瑗和张衡在鲍德去世后写诔纪念。
龙丘苌,会稽郡人,王莽称帝时,龙丘苌隐居在会稽郡太未县,平时在家耕地。朝廷派公车征召他做官,龙丘苌拒绝。更始年间,当时年仅十九岁的任延担任会稽东部都尉,其主簿钟离意向任延提出愿意亲自请龙丘苌出山担任门下祭酒,任延表示龙丘先生有原宪、伯夷之节,直接征召他做官对方不会同意。任延选择派功曹多次带礼物前去拜见他,且没有直截了当提出请其做官。一年后,龙丘苌主动来到任延的府门,表示愿意在郡府任职。任延于是让他担任议曹祭酒。不久龙丘苌因病去世,任延亲自出席其葬礼,并且三天不办公。
杨综开始事奉曹爽,担任主簿。司马懿发动政变,他进言曹爽,不赞成免职让权,说:“主公挟主握权,现在要舍弃这些,以至东市问斩吗?”曹爽不从。事后有司上奏说,杨综劝导曹爽谋反。司马懿说“各为其主也”,不予追究。进杨综官为尚书郎。干宝《晋纪》说曹爽被诛杀后,司马懿任命杨综为安东参军。杨综后为安东将军司马昭的长史。
封孝琬,字子蒨。渤海郡蓨县人。中国南北朝北齐时期人物。北齐封孝琰之兄。七岁父亲封兴之去世,由伯父封隆之抚养长大,年十六,本州辟主簿。北魏永熙二年,承袭封隆之的富城子爵位,三年,释褐开府参军事。天平中,任轻车将军、司徒主簿。武定末,任高洋的开府主簿,迁从事中郎将,领东宫洗马。天保二年逝世,时年三十六。赠左将军、太府少卿。
丁仙芝,字元祯,一作丁先芝,润州曲阿县人,唐朝开元十三年登进士第,后出仕至主簿、余杭县尉等职,著作有《丁余杭集》二卷,已佚,全唐诗中存十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