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字子厚。北宋陕西凤翔府郿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他是程颢、程颐的表叔,北宋五子之一,理学家、哲学家。理学中,关学的开创者,也是理学的奠基者之一。
程子冠,原称方山巾,又称程子巾,是汉服、韩服传统男装帽。方山巾最迟见于五代,至宋代时相传理学家程颐、程颢常戴这种巾,故又称程子巾、程子冠。程子巾其制系沿袭宋代之桶形的东坡巾而略加改易。主要用马尾毛编织,在朝鲜王朝是两班燕居时戴的帽。
《近思录》由南宋学者朱熹和吕祖谦合编,选辑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四人语录而成书。《近思录》为中国第一本哲学选辑之书,亦为北宋理学之大纲,更是朱子哲学之轮廓。以后宋代之《朱子语类》,明代之《性理大全》,与清代之《朱子全书》与《性理精义》,均依此书之次序为次序,支配中国士人之精神思想凡600年。影响所及,亦操纵韩国与日本思想数百载,且成为官学;在中国亦惟儒独尊,尤以朱子之哲学为主脑。
程颐,字正叔,北宋河南府伊川人,世称伊川先生,北宋宋明理学家,教育家,历官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与其胞兄程颢共创“洛学”,人称“二程”,为理学奠定了基础。后追封洛国公,配祀孔庙。程颢、程颐学术思想略有不同,程颢主张“明心见性”,重视“气”,为学“力行”,影响了陆九渊。程颐主张“格物致知”,重视“理”,为学“穷理”,影响朱熹。
《大学》属儒学经典“四书”,原是《礼记》第四十二篇,内文约在战国末期至西汉初年撰成,作者是谁尚未定论,推测是孔子门之后的儒家学者所作,朱熹推论为曾子所编纂。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过。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开始推崇《大学》与《中庸》。北宋司马光编撰《大学广义》,是为大学独立成书之始。程颢、程颐又编撰《大学》原文章节成《大学定本》。南宋朱熹编撰《大学章句》,并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编为《四书》。按照朱熹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因此,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二程,即指中国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程颢世称“明道先生”;程颐世称“伊川先生”。二程为洛城伊川人,故其学说,称之为洛学,有《二程集》,故其学说有二程学派、二程儒学之称。
嵩阳书院,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在河南嵩山南麓,今登封市北约三公里处,北依嵩山主峰峻极峰,南对双溪河。是河南省省级重点文物。早在汉唐之时曾为道教藏宫庙宇、后成佛教经阁寺院,及至宋代成为儒家书院。儒家理学大师程颢、程颐二程兄弟,在此书院聚生徒数百人讲学。
洛学,又称“伊洛之学”,为北宋时期河南洛阳人程颢、程颐兄弟建立的学派,以程颐的思想为主。学术上,程颢主张“明心见性”,重视“气”,为学“力行”,影响了陆九渊。程颐主张“格物致知”,重视“理”,为学“穷理”,影响朱熹。
程朱三夫子祠是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篁墩村历史上的一座重要历史建筑,由候选道徐麒珄继承父志,独资在篁墩修建,用于祭祀程颢、程颢、朱熹三位理学大师。以示推崇程朱理学的本源来自篁墩,号称“程朱阙里”、“洛闽溯本”。据程敏政考证,程颢、程颢是河南洛阳人,朱熹出生于福建,然而三人祖籍均为徽州篁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