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莱考夫 编辑
乔治·莱考夫是美国的语言学家,认知语言学的创始人之一,现任柏克莱加州大学语言学教授。莱考夫首先对隐喻在人类认知上的作用做出了理解,并对隐喻在语言上产生的影响做出研究。
6
相关
语言模块,又称为“语言官能 ”,是人脑或认知系统中的一种假设结构,含有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最初由诺姆·乔姆斯基提出。目前关于大脑模块化的研究正在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领域进行,不过目前的观点相较于乔姆斯基和杰瑞·福多在1980年代所提出的观点弱上许多。在今日术语中,模块化指的是专门化处理:语言处理在大脑中是专门化的,这意指语言处理是局部发生在不同的区域,不同于像是视觉输入这种其它类型的资讯处理。目前的观点认为,语言处理既不是分隔的,也不是像乔治·莱考夫所提出的那种基于处理过程的通用原则,而是模块化的,构成了一个特定的认知技巧或认知领域。
语言学之争是美国生成文法内部一场漫长的学术争论,主要发生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源于诺姆·乔姆斯基与早期同事和博士生之间的思想分歧。这场争论始于1967年,当时语言学家保罗·波斯特、“哈吉”·罗斯、乔治·莱考夫和詹姆斯·麦考利提出了生成语义学的替代理论,该理论从本质上颠覆了乔姆斯基的生成文法,认为乔姆斯基所提出的深层结构概念,其基础是语义学而非语法。乔姆斯基和其他生成语法学家认为句子的意义是源于句法,而生成语义学家则认为句子的句法源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