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玛射线暴,又称伽玛暴,是来自天空中某一方向的伽玛射线强度在短时间内突然增强,随后又迅速减弱的现象,持续时间在0.01-1,000秒,辐射主要集中在0.1-100 MeV的能段。伽玛暴发现于1967年,数十年来,人们对其本质了解得还不很清楚,但基本可以确定是发生在宇宙学尺度上的恒星级天体中的爆发过程。伽玛暴是目前天文学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曾在1997年和1999年两度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之列。
7
GRB 090423是一个伽玛射线暴。2009年4月23日世界标准时07:55:19,专门用于观测伽玛射线爆发的雨燕卫星探测到一次遥远的伽玛射线爆发,位置在轩辕十三西方数度之处,它的红移值Z=8.2,这次事件距离地球130亿光年,发生在宇宙大爆炸后约6.3亿年的宇宙诞生初期,证实巨型恒星的诞生在非常早期的宇宙确实发生过。GRB 090423在发现时是距离地球最远的天体,2010年被UDFy-38135539超越。而它离地球最远伽玛射线暴的纪录则在2011年5月被GRB 090429B打破。
W49B是在威斯特尔豪特49中的一个星云。这个星云可能是在大约1,000年前爆炸的一颗Ib和Ic超新星超新星的超新星残骸,它可能产生伽玛射线暴并留下一个黑洞的残骸。
引力坍缩是天体物理学上恒星或星际物质在自身物质的引力作用下向内塌陷的过程,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恒星本身不能提供足够的压力以平衡自身的引力,从而无法继续维持原有的流体静力学平衡,引力使恒星物质彼此拉近而产生坍缩。在天文学中,恒星形成或衰亡的过程都会经历相应的引力坍缩。特别地,引力坍缩被认为是Ib和Ic超新星以及II型超新星形成的机制,大质量恒星坍缩成恒星黑洞时的引力坍缩也有可能是伽玛射线暴的形成机制之一。至今人们对引力坍缩在理论基础上还不十分了解,很多细节仍然没有得到理论上的完善阐释。由于在引力坍缩中很有可能伴随着引力波的释放,通过对引力坍缩进行计算机数值模拟以预测其释放的引力波波形是当前引力波天文学研究的课题之一。
GRB 080913是由雨燕卫星于2008年9月13日观测到的一个伽玛射线暴,随后包括伽马射线暴光学和近红外探测器和甚大望远镜在内地面天文台和仪器进行了进一步观测。它的距离为128亿光年,红移为6.7,这个伽玛射线暴直到2009年4月23日GRB 090423发现之前都是距离地球最为遥远的伽玛射线暴。这次恒星爆炸大约发生在宇宙大爆炸8.25亿年之后。
卢炬甫,男,湖北大冶县人,中国天体物理学家,厦门大学教授,研究领域为黑洞吸积盘理论及其高能天体物理应用,包括活动星系核、X射线双星、伽玛射线暴等。曾任致公党中央委员、中国致公党福建省委员会副主委,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极超新星,是超新星的一种,是年老的特超巨星在临终前的爆发。这种超新星的威力比起一般的超新星要大得多,剩下的核心会直接塌缩为黑洞,在黑洞自转的两极会以接近光速射出高能量等离子体,充著伽玛射线,成为科学家认为伽玛射线暴的可能源头之一。透过近几年的多项观测结果,人们对伽马射线暴的了解增多。
GRB 060614是雨燕卫星在2006年6月14日发现的伽玛射线暴,具有令人费解的特性,挑战天文学当前的伽玛射线暴模型。
恒星黑洞是一种大质量恒星引力坍塌后所形成的黑洞,可以借由伽玛射线暴或超新星来发现它的踪迹,其质量是五至数十倍的太阳质量。目前已知质量最大的恒星黑洞是15.65±1.45倍太阳质量。另外,也有证据证明IC 10 X-1 X-ray是一个拥有24至33倍太阳质量的恒星黑洞。
吸积是天体通过引力“吸引”和“积累”周围物质的过程。吸积过程广泛存在于恒星形成、星周盘、行星形成、双星系统、活动星系核、伽玛射线暴等过程中。吸积在天体物理学中是比核聚变等其他能源更高效的产能方式。例如发生在黑洞或中子星周围的吸积过程能够将被吸积物质静质量能的10%以上转化为辐射的能量。由于被吸积的物质往往具有角动量,因此会形成吸积盘。
瞬变天文事件,是指持续时间很短暂的天文学现象。持续时间从几秒到若干年的现象都可能被称为瞬变天文事件,用以区别天文上最常遇到的演化时标动辄上亿年的天文过程。典型的瞬变天文事件包括超新星和伽玛射线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