恽本初字道生,改名向,号香山。常州市人。明末画家、竟陵派文人。天启四年,曾在北京与谭元春兄弟等人结成长安古意社,后加入复社。崇祯十六年,被推举为察举。本初的画师法前代董源、巨然的画风。宋荦评价其画时认为,本初早年用笔气力深沈,晚期则内敛悠远。黄宾虹将其措于倪瓒、黄公望之间。龚柴丈认为,恽本初的笔法得到了董源的真传。徐沁的《明画录》评价他的画时称:“画山水全师子久,苍老雄浑。运笔处,悉以草圣书法相通,生趣勃勃。真士家最胜一流也。”其堂侄为恽寿平。
东坡肉为苏杭菜中一名菜,以五花肉加上酱油、冰糖、绍酒等调料慢火红烧而成。一般采用二寸余立方体状、半肥半瘦的五花肉。元代倪瓒《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中“烧猪肉”近似现在做法。明代冯梦龙和沈德符书中方出现“东坡肉”一词。
吴镇,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梅沙弥等,浙江省嘉兴魏塘桥人,元代画家。与黄公望、王蒙、倪瓒并称“元四家”。
元四家,或元四大家,是指元代山水画的四个代表画家。有两个说法,明代中叶被认为是:赵孟𫖯、吴镇、黄公望、王蒙四人;明末董其昌等文人则认为,赵孟𫖯应有更高的地位,遂替换上了倪瓒,形成了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人的另一种说法。他们都是以擅画山水画而闻名,是明清以来山水画家心中的旗帜型人物,对中国山水画发展有重要影响。
弘仁,俗姓江姓,名字韬,表字六奇;又名舫,表字鸥盟,明亡后于福建武夷山出家为僧,法名弘仁,表字无智,号渐江、梅花古衲。安徽歙县人,明末清初画家,与石涛、髡残、八大山人并称为清初“四僧”。擅画山水,初学宋人,晚法萧云从、倪瓒等,笔法清刚简逸,意趣高洁俊雅。尤好绘黄山松石,为“新安画派”创始人,和查士标、孙逸、汪之瑞并称“新安四大家”。兼写梅竹,工诗。
文嘉,表字休承,号文水,南直隶长洲县人,祖籍湖南衡阳,明代画家,亦善诗、书法、篆刻,书画家文徵明次子,曾官和州学正。擅画山水,山水笔法得元代倪瓒清脱之意,间仿王蒙皴染,亦颇秀润。兼能花卉。好作诗,精于鉴别古书画,著有《和州诗》、《钤山堂书画记》等。
《六君子图》是元代画家倪瓒的一部作品,作于1345年,藏于上海博物馆。为平远两段式构图,颇能反应画家的典型风格,当时山水画处于风急剧变化的时代,倪瓒的这种画法显得颇为超前。该图画的是太湖一代秋天的景色:画面上方是一片平缓的山丘,中部则是一大片波澜不惊的湖面。前景画着六棵挺拔的树——松、柏、樟、槐、楠、榆,各有象征意义。树梢比湖对岸地平线略低,扎根在荒坡之上,显出孤傲、正直清高的的性格。全图为两横一竖结构,简洁而深含意蕴。
倪瓒墓,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北塘街道芙蓉山南麓,是著名画家倪瓒的墓葬、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恽本初字道生,改名向,号香山。常州市人。明末画家、竟陵派文人。天启四年,曾在北京与谭元春兄弟等人结成长安古意社,后加入复社。崇祯十六年,被推举为察举。本初的画师法前代董源、巨然的画风。宋荦评价其画时认为,本初早年用笔气力深沈,晚期则内敛悠远。黄宾虹将其措于倪瓒、黄公望之间。龚柴丈认为,恽本初的笔法得到了董源的真传。徐沁的《明画录》评价他的画时称:“画山水全师子久,苍老雄浑。运笔处,悉以草圣书法相通,生趣勃勃。真士家最胜一流也。”其堂侄为恽寿平。
不花帖木儿出自高昌回鹘王国的贵戚,自署“北庭不花帖木儿”。杨维桢《西湖竹枝集》称他是“国族,居延王孙”。倪瓒有一篇《赋居延王孙德新小隐轩》。不花帖木儿有文采,工诗善书法。他的诗清新隽永,语言流畅顺达,词浅意深,喻意深长,以写景诗为最。杨维桢称赞他“以世胄出入贵游间,而无裘马声色之习,所为诗落笔有奇语”。诗作传世很少。代表作有《绝句》、《西湖竹枝词》等。《绝句》以深秋落叶寄托了宫人想要挣脱宫廷寂寞生活束缚的感情。《西湖竹枝词》以桃杨花落比喻人们对待爱情的真挚与虚假。除了《西湖竹枝集》,马和之《瑶池醉归图》题诗的自署也有他的生平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