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国 编辑
倭国,是中国古代诸王朝对于当时日本列岛上的政治势力的称呼。倭,《说文解字》释为:顺貌。从人委声,另外可解作遥远的意思。有说法认为倭是源自日语中,第一人称“我”。综合而言,“倭”的来历无通说,被认为“不明”。
3
相关
文身国倭国东北七千余里,人体有花纹像老虎,额头上有三道纹,纹直的人尊贵,纹浅而曲的人卑贱。当地人民生活欢乐,物产丰富价格低贱,来往客人不用带粮。有房屋,无城郭。国王所居,用金银珍宝装饰。他们绕屋挖沟,宽一丈,浇上水银,下雨时水流在水银之上。购买物品用珍宝。犯轻罪的人用鞭打;犯死罪的人让猛兽吃他,他们认为有冤枉的人猛兽避而不吃,经过一宿于是赦免。在文身国东五千余里有大汉国。而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又有扶桑国。大汉国风俗与文身国相同而言语有异。吕思勉认为《梁书》的文身国相当于千岛群岛的得抚岛,是古越族北迁。
大和王权,又称倭王权,是公元4世纪至7世纪,以大和地区为中心,君临日本列岛中、西部各地豪族联合之上的部落联盟。又名倭国、大倭国。年代为4-7世纪,晚于邪马台国,大化革新后由天皇执政,大和时期结束。在考古学上称为古坟时代。关于它的建立问题,由于邪马台与大和王权继承上的关系,故在看法上大相径庭。
大和王权,又称倭王权,是公元4世纪至7世纪,以大和地区为中心,君临日本列岛中、西部各地豪族联合之上的部落联盟。又名倭国、大倭国。年代为4-7世纪,晚于邪马台国,大化革新后由天皇执政,大和时期结束。在考古学上称为古坟时代。关于它的建立问题,由于邪马台与大和王权继承上的关系,故在看法上大相径庭。
仁德天皇为日本第16代天皇,有学者认为他就是《宋书·倭国传》所记载的倭五王或倭王弥。在位期间重视农业,曾疏通难波的堀江,筑茨田堤,开和珥池。外交上积极与南北朝刘宋通交,力图在朝鲜半岛扩大优势。其陵墓是日本最大古墓大仙陵古坟,长480米,宽305米,高30余米。他是菟道稚郎子让位后成为天皇。古事记记载他活了83岁。
大和王权,又称倭王权,是公元4世纪至7世纪,以大和地区为中心,君临日本列岛中、西部各地豪族联合之上的部落联盟。又名倭国、大倭国。年代为4-7世纪,晚于邪马台国,大化革新后由天皇执政,大和时期结束。在考古学上称为古坟时代。关于它的建立问题,由于邪马台与大和王权继承上的关系,故在看法上大相径庭。
大和王权,又称倭王权,是公元4世纪至7世纪,以大和地区为中心,君临日本列岛中、西部各地豪族联合之上的部落联盟。又名倭国、大倭国。年代为4-7世纪,晚于邪马台国,大化革新后由天皇执政,大和时期结束。在考古学上称为古坟时代。关于它的建立问题,由于邪马台与大和王权继承上的关系,故在看法上大相径庭。
三韩征伐是指相传神功皇后向朝鲜半岛的新罗出兵,使得朝鲜半岛的广大地域都诚服归降倭国的统治。神功皇后是仲哀天皇的皇后,应神天皇的生母。新罗投降后,朝鲜半岛的三韩还剩下的两个国家也被倭国统治。
九州王朝说,系日本著名历史学家古田武彦提出的一个假说:在奈良县地方的大和朝廷兴起的同时,在北九州地区还存在一个与之对立的国家,即通称的倭国,这个倭国很可能就是最早与中国建交日本列岛上的国家。一部分历史学家认为它就是邪马台国。
九州王朝说,系日本著名历史学家古田武彦提出的一个假说:在奈良县地方的大和朝廷兴起的同时,在北九州地区还存在一个与之对立的国家,即通称的倭国,这个倭国很可能就是最早与中国建交日本列岛上的国家。一部分历史学家认为它就是邪马台国。
仁德天皇为日本第16代天皇,有学者认为他就是《宋书·倭国传》所记载的倭五王或倭王弥。在位期间重视农业,曾疏通难波的堀江,筑茨田堤,开和珥池。外交上积极与南北朝刘宋通交,力图在朝鲜半岛扩大优势。其陵墓是日本最大古墓大仙陵古坟,长480米,宽305米,高30余米。他是菟道稚郎子让位后成为天皇。古事记记载他活了8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