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仂语 编辑
傣仂语属于侗台语族台语支,泰族支系泐人的语言,是泰语的一种方言,称为泰语西双版纳话,或泰语泐方言。有自己的文字——老傣文和素可泰文。使用人口分布于中国30多万,缅甸30万,老挝13万,泰国100万,越南5千多。操该语言的族群自称泐,中国官方认定为傣族的一支,泰国认定为泰族的一个支系——泰泐,越南认定为傣仂;泰语泐方言和泰国北部的阮方言有很大的一致性。泰语泐方言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官方语言之一,又被中国称为西双版纳傣语。
6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老傣仂文是书写傣仂语、傣艮语、北泰语的元音附标文字文字,曾为兰纳王国的官方语文之一。创制之初仅用于宗教活动,称之为昙摩文。
新傣仂文,又称西双版纳新傣文,简称西双版纳傣文或西傣文是傣仂语的一种文字。1954年由老傣仂文修改而成。西双版纳傣文用字母表示元音和声调,因此比一般的元音附标文字更加接近全音素文字。
原始台语或称原始壮傣语是所有台语支语言的祖语 ,包括现代老挝语、掸语、傣仂语、傣担语、阿洪姆语、北部泰语、泰语、布依语和标准壮语。原始台语不由任何现存文献直接支持,而是通过运用比照法构拟出。
桑孔语是桑孔人的本民族语言,语言归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彝语群彝语支。使用人数根据1995年的数据约低于1500人,且多为中老年人,它是中国境内的一种濒危语言,也是直至1990年代才开始被语言学家调查、重视的一个语言。原被归为彝语支哈尼语的一个方言或土语,被称为“桑孔话”、“桑孔方言”或“布下土语”等,1990年代经过田野调查以及语言比较研究,被划为独立的语言——桑孔语,属于“中国新发现语言”之一。桑孔语主要为聚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龙镇下辖的三个村委会内的桑孔人所使用:即曼宛洼村委会曼扎罕丙村、坝卡村委会布下回显村和帮飘村委会布下村。此外桑孔人还多兼用官话、哈尼语或傣仂语,另有少数会拉祜语。桑孔人因为种种历史原因在1950、60年代云南省人民政府官方进行民族调查时被划归为哈尼族。桑孔人其实与哈尼族在语言风俗方面有少些区别,但因长期在西双版纳高山地区与主体民族傣族和哈尼族杂居,又因人数较少,所以一直有文化同化的趋向。桑孔人自称“桑孔”。傣族傣仂人赋予的他称为“布下”人,“布下”这个他称保留在布下村等地名中。自认“桑孔人/布下人”的人数根据1991年调查的数据约低于2000人。
孔雀舞是傣族的民间传统舞蹈,是南亚孔雀舞的傣族版本,以云南省瑞丽市的孔雀舞最具代表性。“孔雀舞”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区傣那语中称为嘎洛勇,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区傣仂语称仿糯永。“嘎/仿”为“跳舞”,“洛勇/糯永”即“孔雀”。
傣允语是泰国一种西南部台语支语言。傣允族是中国西双版纳和缅甸景栋迁来的傣仂族后裔。《民族语》报告傣允语在音韵上和傣仂语很像。截至2000年有1.26万使用者。
新傣仂文,又称西双版纳新傣文,简称西双版纳傣文或西傣文是傣仂语的一种文字。1954年由老傣仂文修改而成。西双版纳傣文用字母表示元音和声调,因此比一般的元音附标文字更加接近全音素文字。
新傣仂文,又称西双版纳新傣文,简称西双版纳傣文或西傣文是傣仂语的一种文字。1954年由老傣仂文修改而成。西双版纳傣文用字母表示元音和声调,因此比一般的元音附标文字更加接近全音素文字。
老傣文是一个位于Unicode字符平面映射的Unicode区段,其收录了用于书写北部泰语、傣仂语、傣痕语的老傣文。
桑孔语是桑孔人的本民族语言,语言归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彝语群彝语支。使用人数根据1995年的数据约低于1500人,且多为中老年人,它是中国境内的一种濒危语言,也是直至1990年代才开始被语言学家调查、重视的一个语言。原被归为彝语支哈尼语的一个方言或土语,被称为“桑孔话”、“桑孔方言”或“布下土语”等,1990年代经过田野调查以及语言比较研究,被划为独立的语言——桑孔语,属于“中国新发现语言”之一。桑孔语主要为聚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龙镇下辖的三个村委会内的桑孔人所使用:即曼宛洼村委会曼扎罕丙村、坝卡村委会布下回显村和帮飘村委会布下村。此外桑孔人还多兼用官话、哈尼语或傣仂语,另有少数会拉祜语。桑孔人因为种种历史原因在1950、60年代云南省人民政府官方进行民族调查时被划归为哈尼族。桑孔人其实与哈尼族在语言风俗方面有少些区别,但因长期在西双版纳高山地区与主体民族傣族和哈尼族杂居,又因人数较少,所以一直有文化同化的趋向。桑孔人自称“桑孔”。傣族傣仂人赋予的他称为“布下”人,“布下”这个他称保留在布下村等地名中。自认“桑孔人/布下人”的人数根据1991年调查的数据约低于2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