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奴制 编辑
农奴制是一种在封建制度下、特别是庄园制度下的与农民地位相关的奴役制度。农奴制度主要发展在欧洲10世纪中世纪中期,持续到19世纪中叶,以财务束缚或变异的奴隶制为条件对农民实行奴役。农奴以自己的劳力,在国有或庄园主的土地工作,以换取保护和公正,以及在该土地上额外开垦耕作以保证自己的生计。
1
相关
米哈伊尔·叶夫格拉福维奇·萨尔蒂科夫-谢德林,1826年1月27日[儒略历1月15日]-1889年5月10日[儒略历4月28日],笔名尼古拉·谢德林,后署名萨尔蒂科夫-谢德林。19世纪俄罗斯帝国著名讽刺作家暨小说家,早期作品如《外省散记》充满了对农奴制的辛辣讽刺。农奴制废除后,他认为俄国社会的状况并非改善而是更糟,他的讽刺开始针对整个专制政体和宗法制社会。其代表作有描绘专制政体对人民的压榨的《一个城市的历史》和一个家族三代人堕落的《戈洛夫廖夫老爷们》。晚年由于报刊检查制度愈加严格的原因,他被迫放弃讽刺方法,而转为创作描绘现实的小说和童话、寓言等作品,如《童话集》和《波谢洪尼耶遗风》。
1861年俄国农奴制度改革是亚历山大二世统治时期俄罗斯帝国改革的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改革。此改革使俄罗斯帝国的农奴制度解体。在俄国某些地区农奴制被废除的时间更早。
农民起事,又称农民起义、农民战争,通常意味着农村或农业人口的暴动,反抗既成的秩序或建制。农民起事的起因包括农民抗税,反抗社会不平等、宗教战争、异族压迫、农奴制,要求土地重新分配,或是瘟疫和饥荒等。虽然成功的农民起事会推翻旧有的秩序或建制,但它的胜利并不一定意味社会制度有重大变化。
农民起事,又称农民起义、农民战争,通常意味着农村或农业人口的暴动,反抗既成的秩序或建制。农民起事的起因包括农民抗税,反抗社会不平等、宗教战争、异族压迫、农奴制,要求土地重新分配,或是瘟疫和饥荒等。虽然成功的农民起事会推翻旧有的秩序或建制,但它的胜利并不一定意味社会制度有重大变化。
城市钥匙,是一座城市赠予个人的一种荣誉礼物。它是由市政当局授予社区中有价值的成员,或来访名人的荣誉。起源于欧洲中世纪给予受尊重的公民从农奴制中获得自由,或向信任的雇佣兵组织授予可以“自由进出城市”的权利的传统,后来演变为城市向贵宾赠送装饰性的“钥匙”。
克里斯蒂约纳斯·多内莱蒂斯是普鲁士裔立陶宛诗人及信义宗牧师。他住在小立陶宛,是在普鲁士王国中,有许多说立陶宛语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他写了第一部古典立陶宛文的《四季》诗集,是立陶宛诗的主要作品之一。这首诗集也是立陶宛文学的经典作品,描述立陶宛农民的日常生活,在农奴制下努力的过程,以及年复一年的生活。
农民起事,又称农民起义、农民战争,通常意味着农村或农业人口的暴动,反抗既成的秩序或建制。农民起事的起因包括农民抗税,反抗社会不平等、宗教战争、异族压迫、农奴制,要求土地重新分配,或是瘟疫和饥荒等。虽然成功的农民起事会推翻旧有的秩序或建制,但它的胜利并不一定意味社会制度有重大变化。
瓦特·泰勒农民起义是1381年发生的、英格兰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民众暴动,也是欧洲中世纪后期民变浪潮的一个组成。虽然这次起义以失败告终,但被后世视为中世纪英格兰农奴制开始走向终结的标志,并使英格兰上层统治阶级更加认识到下层民众的苦难和对现行封建制度进行改革的迫切性。起义的一些领导者,如约翰·鲍尔、瓦特·泰勒、杰克斯·特劳在大众文化中广为人知。
恩斯特·莫里茨·阿恩特是一位德国民族主义和反犹主义作家及诗人。早年曾经为到废除农奴制而斗争,后因反对拿破仑对德国的主导及反法观点而离开德国前往瑞典。他是德国民族主义及德国统一运动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卡尔·奥古斯特·冯·哈登贝格是一位普鲁士政治家,他曾担任普鲁士内阁首长。在他职业生涯的早期,他实施了许多自由主义改革,但是在后期,他默许了反动派。哈登贝格和海因里希·弗里德里希·卡尔·冯·施泰因帝国男爵共同推动了普鲁士改革运动,他们改进普鲁士军队系统、废除农奴制和封建负担、修改公务员制度使之向社会所有阶级开放并且完善了教育体制。他们的改革使普鲁士迈向了现代化大国的行列,并为日后德意志统一奠定了基础。